你最近一次用 ATM 機取現金是多久以前?
在智能手機滿天飛的當下,很多人都告別了和現金“親密接觸”的時代,投向了以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為代表的移動支付。“無現金”時代已然來臨。
這些都是我們對于移動支付高速發展最直觀的體驗。這個結論同樣在數據上也得到了驗證,根據 Frost
Sullivan 的數據,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在 2021 年,將達到人民幣 470.1 萬億元。另外也有數據指出,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的 90 倍。這樣卓越的成績除了有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行業巨頭的推動,不計其數的移動支付服務商力量也是關鍵。
作為一個移動支付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創匠科技 想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賦能給各移動支付服務商,做他們的 “技術部”,從而做整個移動支付行業發展的催化劑。創匠科技專注于移動支付系統開發,為移動支付行業內的企業級客戶提供移動支付系統私有化部署解決方案。

創匠科技是一家企業級技術服務公司,但是相比別的提供企業服務的公司,它所做的事情更具市場前瞻性,創匠科技的 CEO 馬征很詳細地向動點科技解釋了“來龍去脈”。
首先要從移動支付服務市場的開放說起。“2016 年 4 月,微信支付推出星火計劃,8 月,支付寶開放春雨計劃。支付巨頭對所有合作伙伴都持開放態度,這產生了大量的創業機會。”馬征說。不用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就可以享受移動支付的大蛋糕。這樣降低門檻后,大量移動支付服務商出現。他們可以在移動支付平臺上為商戶完成支付開通申請、技術開發、活動營銷等全生態服務,然后獲取支付平臺的傭金,或者給商戶提供軟硬件獲取收入。簡單講,服務商就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官方的“市場推廣和維護方”。
不過,作為服務商,技術基礎是必備條件。“很多企業,或者想要從事支付行業的個人,并沒有完善的支付技術開發實力。商戶的收款場景非常多,比如說小的商戶,一個二維碼就可以了。中大型商戶需要有自己的收銀機,它就需要通過插件或 API 的方式把支付和原有的系統打通。這些生態細節對于技術要求很高。”馬征表示對于服務商來說,組團隊,做技術研發是一個很耗費成本的事。而且,少數有技術開發能力的服務商可能會在上游,更多的創業者只能成為代理商,幫他們推廣產品。最后,這些代理商創業者傭金會被分成,自己開辟的客戶數據無法由自己掌控。
基于以上市場現狀,為了打破這一技術門檻,讓這些服務商、代理商可以輕松創業,創匠科技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移動支付創業者和企業不用苦于技術門檻,他們可以獲得一套定制的方案,可以自己掌握客戶數據,從而專心做市場拓展。
“創匠科技”主要提供六大技術產品:BCRM 管理系統、聚合支付平臺、智能收銀硬件、商戶營銷平臺、微信小程序以及消費金融服務,可以幫助傳統店鋪在營銷、收銀、店鋪管理等能力進行升級。也就是說,在移動支付流程中,從開始掃碼,到通過 APP 端、PC 端、POS 機等方式完成支付,再到支付完成頁面上的廣告或品牌曝光、二次營銷的卡券、對于商務人士必須的電子發票等完成了一次閉環,既留存了數據,又和消費者產生了連接。此外,針對有規模的商戶或者大型企業,創匠科技的 BCRM 管理系統可以開放多級管理權限,滿足大客戶的多層級分權限管理需求,方便協作。
“ 我們技術團隊前身為首批阿里云服務商,對云架構的理解非常深刻。現在,我們把現有的這套技術,和移動支付做結合,完全部署在云上,以標準化產品的方式去做售賣。“馬征說。此外,他介紹,創匠科技在市場上最大的優勢就是真正實現私有化部署。企業或者創業者可以完全擁有自己的品牌,直接與微信支付寶官方對接。對于創業者而言,商戶數據、消費者數據等資源均可獨立擁有。此外,系統在阿里云端部署,相比傳統部署方式降低了 9 成以上的前期成本,也實現了在云上更新迭代,簡化了后續維護的流程周期。 “一個完全不懂系統部署的同事經過短期培訓后,也可以在我們后臺點一點鼠標給客戶發布系統。”他說。
據馬征介紹,目前創匠科技的目標客戶主要有三類,以按年收取服務費為盈利模式:一是針對超大型企業,如電信運營商,提供一整套商務推廣的支付系統;二是定制程度不高的中小型客戶,如移動支付創業者,可以直接部署創匠科技現有的系統;三是有聚合支付對接需求的企業。據了解,從 2016 年 9 月份推廣以來,創匠科技企業級客戶已達到一千多家。

“我其實并不把我自己定位為一個天天坐在那里寫代碼的人。”雖然學計算機出身,但是馬征卻一直對商業很感興趣,所以他在讀研的時候已經開始創業。豐富的創業經驗也讓他現在對于重點的把握非常明確。“在以前的創業中我走過一些彎路,比如對規模盲目擴張,對產品過于注重外在功能,而沒有深刻思考產品體系。現在我開始思考對產品做減法,做深度,這也是最痛苦的。”這些“彎路”讓馬征更加理解一個觀點:技術不是唯一,如何做好產品體驗和落地服務才是生存之道。
“支付是個又大又亂的市場,目前企業級客戶的移動支付對接流程繁瑣,體驗糟糕。這對創匠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我們要把整個支付體驗做到最好、最精細,未來移動支付的地位一定是像水電氣一樣的基礎設施,而我們希望成為這個大生態中的重要基石。”他說。對于未來,他也在探索新技術與支付的結合,目前公司有專門的小組進行人臉識別的研發,已經達到商用標準,后續會選擇個別行業進行試點。
對于公司的發展,馬征一直都認可資本是驅動一家科技公司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創匠目前尚未融資。“在商業模式探索的階段,花自己的錢更踏實,有結果之后,再借助資本的錢做模式擴張會更有底氣。所以應該先把基礎打牢,再考慮借助資本力量真正爆發。”他表示,對于創匠科技而言,這個爆發點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