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長者食堂是為解決社區老年人就餐問題而設立的專門食堂。許多老年人由于身體不便、子女不在身邊等原因,面臨著 “做飯難”“吃飯難” 的問題。社區長者食堂的出現,為他們提供了便捷、衛生、營養的就餐選擇,讓老年人能夠輕松解決吃飯問題。除了提供食物,社區長者食堂也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社交場所。老人們可以在這里結識新朋友,交流生活經驗,豐富精神生活,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幸福感和歸屬感。
2023年10月22日,位于永頌路198弄23號1樓的“永康·食光里”作為社區長者食堂正式開業啦!這個總面積494.1平方米的“大開間”食堂,暖色調的燈光、原木色的餐桌椅、防滑地磚、無障礙洗手臺和衛生間都讓大家感到親切。
這家社區長者食堂在設計和服務的細節上有很多創新點。在出餐臺上使用營養價簽,每一道菜的名稱及營養成分含量都會顯示在出餐區智能小屏上,包括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讓老人很清楚地知道吃什么菜適合自己的身體情況;所有餐盤底下都有芯片,方便快速記錄和統計所選的菜品、數量以及價格;結算處的人臉識別系統與老人的助餐卡綁定,即便忘記攜帶助餐卡,也可以通過刷臉輕松快捷地結賬。食堂內還設置了智慧大屏,可以直觀的看見食堂運營后每天的用餐人數,以及用餐60歲以上老人的占比,從而實現對老人助餐的精準補貼。
2023年10月22日,位于永頌路198弄23號1樓的“永康·食光里”作為社區長者食堂正式開業啦!這個總面積494.1平方米的“大開間”食堂,暖色調的燈光、原木色的餐桌椅、防滑地磚、無障礙洗手臺和衛生間都讓大家感到親切。
這家社區長者食堂在設計和服務的細節上有很多創新點。在出餐臺上使用營養價簽,每一道菜的名稱及營養成分含量都會顯示在出餐區智能小屏上,包括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讓老人很清楚地知道吃什么菜適合自己的身體情況;所有餐盤底下都有芯片,方便快速記錄和統計所選的菜品、數量以及價格;結算處的人臉識別系統與老人的助餐卡綁定,即便忘記攜帶助餐卡,也可以通過刷臉輕松快捷地結賬。食堂內還設置了智慧大屏,可以直觀的看見食堂運營后每天的用餐人數,以及用餐60歲以上老人的占比,從而實現對老人助餐的精準補貼。

目前,社區長者食堂在全國各地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建設和運營長者食堂,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一些地區的社區長者食堂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體系,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未來,社區長者食堂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