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在很多人印象中往往是“臟亂差”模樣,是環境衛生的“短板”,因此,在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中,鹽城市一直在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那么,經過一系列的創文綜合整治,市區各農貿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鹽灣菜市場在經過升級改造后,無論是從菜品的擺放,還是到市場環境的衛生,都給人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的視覺體驗。當然,現在鹽灣菜市場還多了一個“名頭”,叫做“智慧農貿市場”。

原來,市場管理方給每位攤主配置了一臺智能電子秤,顧客買的每件菜品都可溯源。
不僅如此,顧客來買菜,智能電子秤確保不會短斤少兩,價格出來后,還能顯示在與之連接的商戶公示屏幕上,包括付款二維碼、商戶誠信評價碼也一一顯現。顧客只需對著二維碼輕輕一掃,即可通過電子支付訂單。付款后,攤主會遞給顧客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小票憑證。“這個憑證是一張‘溯源小票’,現在都流行智慧交易!”市場管理員跟我們介紹道。

市場里的每塊肉、每棵蔬菜都能通過溯源小票查其“身份證”,比如蔬菜在哪里生產,肉從哪個屠宰場出來,中途經過哪幾道關卡流通到消費者手中均可追溯,為的是就是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舒心。顧客憑著小票上的二維碼可以去入口處的查詢機前一掃究竟,菜品價格、重量清晰可見,攤位、攤主名一目了然,顧客還能通過操作頁面,為攤主點贊,或投訴不當行為。可謂是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務宗旨。
“以往被年輕人嫌棄臟亂差的菜市場,現在的環境已經和超市差不多了,缺斤少兩不見了,市場也變‘智慧’了,我們買菜真是方便又放心!”前來買菜的張大媽不禁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