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網友說過一個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在太古里,做游戲和網絡的阿勝談到互聯網工具,說他最擔心的是工具的時效性,原因是現在更新換代太快了,很多東西在做的過程中,還沒有做好,結果就過時了,互聯網的發展變化實在太快,為此,他們的思維邏輯里面,總是要不停的趕,趕,趕。
我說餐飲行業雖然在這五年發展變化也非常快,各個餐飲老板雖然也在不停的想“趕快”,但與互聯網行業相比,完全是兩個概念,差別甚至不能用十萬八千里來形容,我給阿勝舉例說,現在都移動互聯網時代了,全國的餐飲市場,居然還有很多餐廳在用點餐寶。
阿勝疑惑的看著我,我給他解釋說,點餐X是十多年前流行的東西,也是一種輔助點餐的工具,相比較于最傳統的手工紙張點餐,點餐寶的好處是前廳員工手持機器下單,后臺鏈接了打印機,可以分機出單,實際上,這屬于早就過時的產品,但它在餐飲行業仍然擁有很強的生命力,覆蓋范圍甚至還不低。
這估計遠遠超出阿勝的理解范疇,因為在他們擁有互聯網思維的人眼里,一個東西別說被證明過時了,就算是正在興旺中,你無法做到第一名,就意味著失敗,因為互聯網行業永遠是“贏者通吃”,只認第一名,最多第二名還能有機會分一杯羹,后面其他的都是炮灰。
但是,餐飲行業不一樣,它的行業屬性就決定了,這是一個“重過程”的行業,什么意思呢?為了詳細的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接下來要分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首先第一個方面,就是餐飲行業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落后”的行業,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往前面推五年的話,是不被人重視,也不受人尊重的。
雖然,最近這五年,這個行業涌進來很多跨行的優秀人才,其中也有很多品牌做得風生水起,但遺憾的是,這樣的餐飲人,與整個餐飲市場相比,九牛一毛,別說全國了,光是成都就有超過5萬家特色餐飲,加上其他沒有注冊的小餐廳和路邊攤,餐館的數量我懷疑超過10萬家,但真正是跨界精英做的,有多少呢?
其比例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從人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餐飲行業的從業人員決定了,這個行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屬于傳統行業,他們與互聯網從業者最大的區別是由兩個行業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互聯網的從業者本來就是掌握最先進的資訊,使用最前沿的技術,擁有最活躍的思維,能看到最有前瞻性的東西,所以這在任何國家,都是屬于前端的產業,從業者整體水平很高;而餐飲行業呢?因為成天關注吃喝問題,每天焦頭爛額的處理店內瑣事,沒那么多時間關注到前沿的那些資訊,屬于最落后的行業代表,至少是之一。
第二個方面,是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工具就是最核心的東西,離開它,其他什么都可能歸零,但是餐飲行業不是如此,工具永遠是工具,它在餐飲經營中不構成核心競爭力,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一個工具敢說自己可以成為餐飲的核心競爭力。
這帶來的不同,就是餐飲行業有工具當然好,沒工具,對不起,我還是照樣營業,無非是麻煩一點,采用最傳統的手工記賬即可,要知道,現在除開北上廣和各級省會城市,其他很多地方的餐飲人,還在采用手工下單的方式,甚至連落伍的點餐寶都不用,為什么呢?這就涉及到第三個方面原因。
第三,是使用習慣問題:當我這個餐廳使用手工點餐已經很多年以后,要突然讓我使用自己沒用過的點餐寶,會覺得很不習慣,并因此產生抵觸情緒,覺得我手工點餐和嘴巴叫菜很順利呀,沒覺得哪兒不方便,為啥要去折騰呢?這用在點餐寶上面也是一樣的:我都使用習慣了,何必要換呢?
看到沒?這就是餐飲行業的實際情況,當大家使用某一種工具已經成為習慣以后,他們內心本身就對各種新興的點餐工具有排斥心理,在他們沒有真實的感受到新的工具所帶來的好處之前,他們自己基本是不會考慮去使用新工具的,因此,才與那么多到現在還在使用十多年前的點餐軟件的原因。
基于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在互聯網人士看來生命力可能只有半年的東西,只要真的有用,在餐飲行業,用個三五年完全沒任何問題,甚至用十年都有可能,就看這家餐廳的壽命:很多時候,一家餐廳從開業到關門,都會慣性的只使用一種點餐方式。
有朋友可能會說,既然餐飲行業這么“守舊”,那為什么現在那些互聯網工具更新那么快?兩者不沖突呀,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其一是年輕的新餐飲人使用最新的點餐工具,與已經習慣某種餐飲工具的人,并不沖突,各自使用自己習慣的東西即可;其二就是比例問題:使用新工具的占比能有多少?
其實,換個角度可能更好理解:正因為互聯網工具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后來者所超越,所以我們這些餐飲人,不管是懂行的還是不懂行的,在選擇餐飲工具時,都會很慎重:因為里面存在的風險是可能我都還沒用習慣呢,你可能就已經過時了,那我找誰說理去?
因此,在餐飲這個傳統行業里,對于餐飲老板來說,“有用”是第一原則,只要這東西,對我們餐廳經營確實有用,那么我一旦選擇用的話,在過程中只要不出現嚴重的數據問題和客服問題,那基本上一用就是很多年,想像互聯網行業一樣,隔幾個月就更換一次系統,就算老板想這么干,員工都不會干。
基于上面的這些原因,大家可以看出,餐飲行業這個最傳統的行業,它對工具的需求,具有嚴重的滯后性,而且,因為這個行業體量太大,再牛逼的工具,在推廣周期上,也要面臨好幾年的時間。
但是也有例外,目前國內有許多做云計算產品的軟件公司,像思迅天店,因為是云計算產品,產品更新方式簡單,更新的時候都是基于原本的功能上更新最新的功能,收銀員學起來非??欤r省力。確實無論在零售和餐飲很多年內都是用很傳統的方式在使用收銀工具,但是技術總是不斷革新的。思迅天店的餐飲收銀軟件就是在不斷更新最新的餐飲店的收銀管理需求,開發好用的收銀軟件,比如掃碼點餐、聚合支付、數據運營等等,在全國中小商戶市場上,思迅天店已經出現在許多的傳統或者新式的餐飲店中,說明餐飲店管理人員越來越重視管理,未來20年在餐飲工具的使用上還是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