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告訴本報記者,洗衣店的利潤本來就不高,還要扣除刷卡手續費,用pos機收款其實并不劃算。只是由于現在都采用會員儲值卡的形式,存的越多,優惠越多,所以很多顧客都是一次性支付幾千元,沒有POS機太不方便。
“再加上,聽說刷卡費率近期可能會調整。”張明說。
然而,像張明一樣寄希望于近期就能調整刷卡費率的商戶們恐怕又要失望了。
近日,多位銀行零售部相關業務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并沒有接到任何關于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通知,也沒有聽到相關消息,國慶后,甚至年內該方案恐怕都難以推出。
商家的呼吁
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份“聲明”,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出臺降低刷卡手續費的方案。
該“聲明”指出,從去年開始,有關部門已就銀行卡刷卡手續費一事進行商討和談判,但降費方案至今遲遲不能出臺,讓越來越多的商家對盼望已久的利好政策失去信心。
該協會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他們了解到,原定于國慶后推出的調整方案要延后了,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推出該調整方案。
“商家經營成本每年遞增超過15%,利潤水平則逐年下滑。”該人士認為,在宏觀經濟下行、經營成本提升的大環境下,刷卡手續費的下調將極大地減輕商家的經營壓力,尤其對于一些小型商戶。
據其介紹,零售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2%左右,而銀行的刷卡手續費則在0.5%~1%。隨著刷卡消費比例的提高,商戶要承擔的費用也越來越多。
“目前消費者刷卡消費比例以每年30%的速度在遞增。其中,超市行業平均刷卡消費比例達到35%,而百貨、家電行業則超過60%。”該人士表示。
根據連鎖經營協會5月份公布的數據,2011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的銷售總規模約為1.65萬億元。
如果以平均35%的刷卡比例,以及0.5%~1%的刷卡手續費率來測算,這100家企業每年的刷卡手續費支出約為28億~56億元。
然而,事實上,跟國外相比,國內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并不算高,為何商家降費的呼聲會如此強烈?
某商貿協會人士向本報記者解釋道,很多國家盡管刷卡費率比較高,但會有其他途徑對商戶進行補貼,所以平均下來商戶要承擔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以韓國為例,商戶可享受消費稅退稅政策(稅率為2%),單個商戶的年退稅額上限為500萬韓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抵補了刷卡交易手續費的支出。”該人士指出。
銀行的無奈
對于商家日漸高漲的降費呼聲,銀行方面也顯得頗為無奈。
某股份行零售部負責人表示,由于大家對于銀行高利潤的刻板成見,以至于理所當然地認為銀行卡刷卡手續費也是“暴利”。但實際上,中國的信用卡并沒有年費,刷卡手續費的費率也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這部分業務并沒有過高的利潤。
他認為,在討論降低刷卡費用時并沒有充分考慮銀行的成本,由于持卡人刷信用卡時,信用卡中心需要先墊付資金,而這部分“透支”資金所帶來的風險管理、壞賬管理等一些成本都是銀行要承擔的。
根據《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普通零售、超市、百貨、大賣場等,發卡行的固定收益為交易金額的0.35%~0.7%,餐飲、酒店、娛樂、藝術品珠寶等為1.4%。而在實際操作中,發卡行、收單行和銀聯三方通常按照7:2:1的比例來分成。
據了解,目前一般信用卡的免息期為50天,按銀行間市場一年期拆借利率3.5%~4%計算,資金的月利率在0.3%左右,再加上獎勵積分等成本,銀行的資金成本在0.42%~0.48%之間。而現在,銀行方面能從商戶收取的傭金僅為0.35%~0.4%。
而另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中心副總也向本報記者指出,除了資金管理成本外,還有后臺、審核、檢測等成本。而人力方面投入的就更多了,一個呼叫中心的員工就多達幾千人。
上述零售部負責人坦言,如果按照此前討論的調整幅度,刷卡費率的下調必定對銀行利潤,以及整個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如果這部分業務的盈利空間越來越窄,有哪家銀行愿意白白投入呢?長遠來看可能對銀行卡產業的發展不利。”
該負責人表示,調整方案遲遲未能出臺也是因為相關部門仍在“博弈”中,未達成一致。事實上,從去年便開始制定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方案已經兩易其稿。
根據去年10月有關部門向銀聯和商業銀行下發的《關于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方案》(下稱《方案》)“一稿”來看,發卡行的服務費將根據刷卡金額按0.3%左右收取,封頂100元;銀聯的轉接費將按照每筆交易金額的0.05%收取,封頂5元。
而到今年8月,本報記者獲得一份《方案》“二稿”來看,新方案又做了不少調整,除了繼續維持了不同行業的差別化定價外,還試行了“有升有降”。其中,銀聯出讓利潤的幅度有所減少。因而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銀聯在過去一年中向相關部委不斷“爭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