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售圈發布了《中國新零售行業研究報告》,該報告重點研究了零售行業的6個細分行業,包括服飾、快消、美家、超市百貨購物中心、餐飲、酒店文旅6個細分行業的現狀。
就超市百貨購物中心這個細分行業而言,該報告重點披露了零售商超行業普遍面臨的痛點。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技術的崛起 ,各種基于這些新技術的零售行業云應用、智能購物車、智能自服秤等智能化產品也陸續出現在了市場上。
那么,零售行業現狀到底如何?又面臨哪些痛點?在零售圈頻頻引起熱議的“智能購物車”能改變這一現狀嗎?
1)零售商超行業發展現狀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零售行業主要呈現以下變化:三四線以下地區市場紅利凸顯;隨著線上線下融合以及消費升級的帶動,消費者的地位大幅提高;隨著線上和線下數據的貫通,新零售門店快速崛起;新冠疫情加速了無人零售模式的市場教育,無人零售模式快速發展;隨著生育率及結婚率下降,老齡化趨勢和家庭小型化趨勢明顯,使得小型和社區類零售業態開始取代大賣場,逐漸興起。

零售行業現狀
2)零售行業普遍面臨的痛點
中國零售行業目前普遍面臨著一些痛點,包括:數字化程度低、眾多環節效率低下,具體表現在:中小型零售商超對會員系統、進銷存系統、POS系統等基礎數據和系統的數字化改造投入少,無法有效提升企業資源配置效率;還有一些零售企業開始布局數字化轉型,但是數字化經營建設能力較弱,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

零售行業數字化經營能力較弱
同時,零售企業還普遍面臨著經濟下行壓力,消費整體疲軟的消費市場現狀。具體表現在: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一路走低,同比增長8.0%,低于2018年同時期的9.0%,消費回落明顯。新冠疫情也對線下零售企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零售企業的整體銷售面臨下滑。
3)“智能購物車”能否解決痛點
技術創新驅動“人”“貨”“場”的重構,人工智能在消費者需求挖掘、產品生產、物流配送、商品自動識別結算等環節實現有效替代傳統人工,因此,人工智能產品逐漸成為解決零售行業痛點,提振零售行業消費,促進零售行業數字化升級轉型的利器。
目前,智能購物車因其易于在零售門店進行部署,無需對門店進行基礎設施等布局的更改,并且非常方便消費者使用,在零售行業頻頻掀起熱議。那么,智能購物車能否解決零售行業的這些痛點呢?

頻頻陷入熱議的智能購物車
智能購物車通常與零售超市的ERP系統實現鏈接,消費者可以通過智能購物車的PAD屏幕,獲取門店內商品的實時信息,包括價格,促銷優惠信息等。而智能購物車本身基于AI,深度學習,多傳感器圖像處理,多重攝像頭等技術,可以采集到用車顧客從進店到離店的所有消費行為數據,形成進入門店的線下零售客戶的清晰用戶畫像,并通過智能購物車系統,對用戶進行基于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
從這個點來講,智能購物車可以很好地助力商超進行數字化轉型,而因為智能購物車支持用戶自助掃碼購物,自助在智能購物車上完成結算,避免了用戶在收銀臺的排隊等待,大幅提升了用戶的購物體驗,它又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提振整體消費市場。
從這兩點來看,智能購物車無疑可以解決零售行業的這些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