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我主要關注國家數字治理體系創新下,數字食品安全、數字健康等國計民生相關領域。”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晶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食品安全和健康已成為數字化治理應用場景中備受關注的領域。

王晶認為,“數字健康”是數字經濟的最佳實踐賽道之一,也是數據驅動解決主要矛盾的最佳治理案例的重要體現之一。
在王晶看來,當前,由于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相對滯后,很多數據資源未能進入產業賽道,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仍較薄弱。政府大數據的科學、合理、有序開放開發,亟須形成完整產業閉環的實踐經驗。公民健康大數據具備復雜、敏感、分散、價值度高等特點,在數字經濟的探索中有著重要意義。
王晶建議,為早日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應從國家數字化的總體戰略思想出發進行頂層設計,圍繞健康產業的政府治理痛點、醫療從業機構發展痛點、百姓需求痛點,構建基于行業底層邏輯的數字化健康產業模型。通過“移、物、數、云、鏈、智”等數字化技術,驅動健康行業邁入數字化新階段。
王晶表示,希望加快法治建設,規范引導健康大數據產業試點工作;從頂層設計出發,融合推進健康大數據治理升級;創新機制建設,實現健康大數據商業閉環運營。
在王晶看來,福建、江蘇兩省作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先行者”,立足自身優勢,經過多年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擁有一定的思想、政策、技術、產業基礎,具備輻射全國的潛力,但也存在健康數據來源和數量有限、模型泛化能力不足、標準不一等短板。
“主要原因在于公民健康大數據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王晶建議,國家應盡快以法律法規方式明確健康大數據權屬,包括醫療、體檢數據及可穿戴設備的日常健康數據等,在規范引導中加快省域試點進程,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
食品安全是數字健康的具體應用場景之一。目前,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仍存在一些難點和痛點。
王晶表示,踐行“治理餐桌污染從源頭抓起”的理念,應從頂層設計出發,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總體思想,在“數字中國”建設的總體框架下統籌思考,與相關聯產業和治理領域“一攬子”推進。以食品安全產業底層邏輯為出發點,以食品安全治理的痛點和短板為落腳點,借力數字技術,打造統一的監管+服務平臺,賦能政府強化監管、優化服務,確保食品供應全生態鏈的安全可信,將農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納入食品安全綜合保障機制中。
王晶建議,應構建數字化治理體系,推進食品安全產業升級;深化數字技術應用,形成過硬的數字管控能力;發起聯合創新體,圍繞治理需求創新。
在數字技術應用層面,王晶表示,可以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基于云服務的供應鏈體系,使政府、企業和消費者能夠安全、可靠、實時地傳輸、應用食品安全大數據,全面、便捷地看到農產品全流程各環節的真實信息,做到來源可知、去向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