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頭市青山區智慧市場幾個出入口內分別懸掛著一塊1平米左右的電子顯示屏,屏上市場商品(蔬菜類、生鮮類、散裝類)價格與走勢,食品快檢結果,進口冷鏈食品管理(本周場所檢測批次、本周核酸檢測人次、累計場所檢測批次、累計人員核酸檢測)等信息盡顯其中;市場部分商戶開啟了智能收銀業務,門店經營從傳統人工售賣向超市管理模式轉變。

這是包頭市青山區市場監管局在轄區圈點生活生鮮市場開展菜場智慧監管的首塊“試驗田”。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市場監管局食藥綜合協調與食品經營監管股股長付蓉認為,商品消費講究個安全與明白。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大廳電子顯示屏,每日公示著各類商品的價格、走勢、檢測結果,特別是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公示信息備受市民關注,消費者進店只要關注顯示屏,這些情況就一清二楚了。
現在不少顧客購物熱衷于手機掃碼結算,只要通過智能收銀設備掃碼消費,商戶的營業執照、許可證、經營范圍等都一目了然,甚至什么時間買了啥、花了多少錢都有記錄,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或消費糾紛,通過購物信息都可追根溯源。
監管部門經過多少年的努力,解決了商品從生產、運輸到商戶的可追溯問題,但從商戶到消費者這一追溯鏈條卻是模糊的。智能收銀設備的使用,它打通了商品從商戶到消費者安全追溯的“最后一公里”。因為商戶智能收銀設備與區市場監管網的后臺是聯網的,顧客只要掃碼購物,那么市場監管部門就會輕松地找到該款商品的最終“落腳點”。
據悉,“圈點生活”智能收銀設備和電子顯示屏使用已近兩個月,是重點針對冷鏈食品安全和防疫可追溯開發的。
“疫情防控要做到人物同防,冷鏈食品進了多少、庫存多少要做到底數清;定期對其經營者的核酸檢測、產品檢測、場所消毒要做到無死角。‘圈點生活’ 智能收銀業務起步開通商戶3家、6家……現在市場的71家商戶全部開通,這種管理與經營模式畢竟是個新事物,需要商戶逐步適應。從目前的使用情況看,效果已在逐步顯現。”付蓉說。
青山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東旺表示,智慧菜場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智能收銀+商戶賦能”模式,集成了智能結算系統+環境監測系統+食品快檢系統+冷鏈溯源系統,實現了農貿市場數字化管理。
“不僅如此,該系統的使用,實現了對凍品、菜品出入庫銷售溯源的實時監控,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再者,實時監控的各項數據,繪制了一條肉、蛋、奶等商品價格波動曲線圖,讓經營者與市民及時掌握它們的價格走勢;還有,匯總自然生成的涵蓋居民消費指數、價格指數的月/季度數據,是一份詳實的民生報告,它給政府部門及企業宏觀調控提供了參數;最后,該系統在給消費者畫像、門店畫像的同時,也為市場商品與品牌熱度分析提供了依據……”馮東旺解讀道。

蒙勝源冰鮮牛羊肉店售貨員王瑞琴,自“圈點生活”成立以來就在這里工作。她介紹,聽說店里要開通智能收銀設備時,她覺得自己快退休的人了,估計操作這些電子設備有難度,就準備辭職。可經過幾輪培訓和實際操作后,感覺這設備真不錯,工作起來比過去還方便。
“顧客買哪種產品,只要一掃碼,價格、金額及交易信息就會顯示出來,不像過去得用計算器計算找零;另外,盤點庫存貨物,過去滿貨架清點記錄,現在只要輸入商品代碼,進了多少、賣出多少、庫存多少都清楚;還有,過去售貨員與顧客因買東西是否付款問題發生爭執,現在顧客如掃碼但未付款,后臺都有記錄,想賴賬都難。總之,這玩意兒好使”,王瑞琴感同身受地說。
經常在“圈點生活”購物的李小青,她這樣評說智慧菜場,現在市民購物既關注產品價格,更注重安全。到了這里只要關注顯示大屏,產品價格增降情況、食品安全快檢情況全清楚,買東西心里有數。
“我們這些90后,外出消費基本不帶現金,大多是掃碼消費。掃碼消費只要留存記錄,一旦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從哪兒買的、啥時買的、買了啥等都清楚;再一個,現金消費時間長了想不起來錢干嘛了,現在只要查詢手機支付信息OK;還有,掃碼購物還可積分優惠”,李小青笑著說。
“圈點生活”副總經理李永波對啟用智慧菜場系統有如是心得。他說,這套系統對于推動食品安全追溯、商戶誠信經營效果顯著;同時,使用該系統,過去商戶兩人干的工作,現在一個人就能完成,對于經營者來說節約了開支增加了效益。智慧菜場它既是文明城市的新亮點、百姓消費的新體驗,也是政府監管的新手段、商戶運營的新平臺。現市場的71家商戶全部開通這一業務。
智慧菜場系統開發公司內蒙古恒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經理王鵬介紹,智慧菜場系統是基于凍品零售溯源的基礎上開發的,其亮點有:智能收銀、溯源追溯、信息管理、運營分析,它將政府監管、市場管理、商戶運營與消費服務聯系到一起。該系統在青山區“圈點生活”啟用,在包頭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尚屬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