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移動支付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使原有支付產業角色的改變。最近智能pos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商家、銀行、支付機構、外包代理、銀聯,整個產業鏈都在動起來,智能POS似乎正要顛覆POS行業。智能POS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與我們又有多少密切關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深入了解。
什么是智能POS
在小編看來,智能POS就是智能手機+支付模塊,目前來說就是安卓系統+支付的一些模塊。在擁有開放系統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軟硬件技術手段確保POS的安全,可以靈活的安裝APP,也能享受各種應用服務,還能安全支付。
智能POS怎么來的
2014年末,某技術研發人員回憶道,當時甚至連自己都沒有真正明白什么是智能POS,只是聽上級說這是一種新型POS,可以在安卓的開放平臺下安全的完成支付。這個過程其實是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在2014年,智能POS已經開始逐漸被大家有所認知。
智能POS的前世今生
手刷及MPOS的由盛轉衰
2012年,手刷產品在國內突然爆紅。國內引進了Square的外形,但中國特色之下,手刷基本是套現的存在。此后安全要求之下,MPOS產品也被諸多廠商所推廣。經過2年的發展,到 2015年,手刷和MPOS已經達到頂峰,監管也在這兩年隨之加強。很多支付業務運營者都意識到,手刷和MPOS好景不長,急需業務轉型,而智能POS也正是在這個節點營運而生。
微信與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大戰前夜
2014年,微信紅包在春節期間出現,微信支付的用戶基礎瞬間暴漲。同年9月,微信正式推出了“刷卡”功能。而支付寶在此之前之前已向線下進發,各種試點街項目不斷推出,補貼也隨之跟上。2014年末,智能POS出現了。微信與支付寶的二維碼支付,需要改造掃碼槍的同時,也需要新的POS終端來支持。而此時聚合支付的概念也被提起,智能POS集成多種支付功能,迎合了移動支付大戰的需求。
外賣軟件補貼大戰的前夜
智能POS被稱為智能POS之前,其實商戶已經有美團、大眾點評的團購接單和卡券核銷需求,能不能支付是一回事。但是必須要一樣東西,能夠擁有手機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但又不能太娛樂化。而在外賣軟件補貼大戰之后,卡券核銷的需求更加強烈,2015年外賣軟件補貼大戰開始,這時候智能POS正式來臨。
銀聯與非接支付的發展
二維碼支付崛起前夜,推崇非接的銀聯也在進行非接改造,甚至不惜補貼收單機構來完成市場上POS對非接的支持。2014年9月,Apple Pay推出,這一顛覆NFC支付商業模式和體驗的產品讓全球的安卓廠商爭相相仿。智能POS的出現,也是非接需求牽引。
智能POS & 用戶
智能POS與傳統POS的區別,正如智能手機與老式手機,老式手機更換最多的通信錄和短信的導出導入。而智能手機還需要涉及幾十塊應用的捆綁問題,數據的處理問題。智能POS也同理。
對于收單銀行和支付機構,智能POS提供的增值服務和數據收集能力是極具吸引力的,收單機構可以借此來增加商戶的粘度,過去傳統POS,只有支付功能情況下,換哪家POS都非常的容易。而智能POS,當商戶需要換智能POS的時候,所涉及的是服務的更換,數據的導出與導入。
對于商戶,不同商戶有不同需求,智能POS成本是較大的問題,對于小微商戶可能更喜歡貼二維碼。但是對于有數據收集和數據處理需求的商戶來說,支持多種支付方式附加各種增值服務的智能POS會較為歡迎。
對于移動支付提供者,智能POS是一個大的集成。對于微信支付寶,智能POS可以二維碼支付,對于銀聯可以非接閃付,對于外賣應用商可以增加商戶。
對于管理軟件,每個企業都有ERP管理軟件,智能POS正好可以承載。事實上,很多智能POS提供者會主動尋找各個行業的企業管理軟件提供者,協商之后達成共贏,管理軟件可以有更多企業,智能POS有更多功能更多賣點。
智能POS & 未來
首先2017年肯定是智能POS爆發的一年,許多企業產品和售賣的模式都將出來,并且逐漸成熟。也許你不太懂售賣的模式是什么意思,現在一些廠商是賣POS,但是更多是結合服務,通過提供年度服務彌補智能POS的成本。在2017年,資本涌入之后,更多的玩法都將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二維碼支付確實對POS的增長產生了影響,小微商戶更愿意使用二維碼進行收單,但是另一方面,希望提升自身收據的收集和處理能力的商戶則會選擇智能P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