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渝北區公安分局消息:近日,渝北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接到群眾李某(化名)報案稱:自己辦理的光大銀行消費信用卡不能使用,懷疑被銀行辦卡人員詐騙。
經民警仔細辨別,其持有的卡片根本不是光大銀行的信用卡,而是采用一般信用卡的卡片格式,在卡片的左上端寫有一個B字母,與光大銀行卡的簡標相似。該卡無論是IC芯片的位置、卡號的位數、持卡人的拼音名字和銀聯圖標完全按照信用卡格式布局,只是銀聯變成了“優聯”。
經經偵支隊民警進一步詢問得知:李某是一名建筑包工頭,今年7月其手機收到一條短信:“可以為有資金需求的人辦理光大優購消費信用卡,額度30萬-50萬不等。
辦卡快,額度高,每天能消費5000元,不用上征信,每月付利息,甚至不用還本金。”李某看到消息后非常動心,便撥通了短信上的聯系電話,要求辦卡。
辦卡快,額度高,每天能消費5000元,不用上征信,每月付利息,甚至不用還本金。”李某看到消息后非常動心,便撥通了短信上的聯系電話,要求辦卡。
工作人員向李某展示了光大消費信用卡樣品,稱辦卡需要收取4000元費用,授信額度為50萬元,持卡人還需繳納授信額度為1%的年費,每天可以在下午3點-3點半的半小時內在光大優購指定網站上消費購物,還可將購買的商品折價賣給辦卡公司,這樣就相當于可以占用銀行的資金用于自己周轉。辦卡人員還稱,這個卡的額度其實是銀行的呆賬,反正都收不回來了,就讓辦卡的人消費。
李某誤以為是光大銀行發行的消費卡,當場便在辦卡人員帶來的POS上刷卡4000元辦理了該卡。收到卡片后,由于不愿支付5000元的開卡年費,就拖了一段時間,直到這次準備開卡時才發現卡片根本無法使用。李某與辦卡人員聯系發現電話已無法接通,到銀行查詢時發現當初刷卡收費的是一家中介咨詢機構,又到工商部門查詢發現該中介已經注銷,于是李某立即向渝北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報案。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過程中。
從李某受騙上當的案件可以看出,犯罪分子抓住部分群眾貪圖便宜,急需資金的特點,用優厚的條件引誘群眾辦理消費卡,同時又將該消費卡名稱套用某銀行的簡稱,卡片也按照銀行信用卡的樣式制作,讓群眾誤以為是銀行發行的信用卡,降低了群眾警惕性,導致上當受騙。希望廣大群眾引以為戒,提高警惕,辦理信用卡應到正規的銀行網點辦理,務要聽信推銷人天上掉餡餅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