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并要求商業銀行加快存量磁條卡更換為金融IC卡的進度。
不過據記者走訪獲悉,此次關閉磁條交易并不影響單純磁條卡的使用。但從安全角度考慮,芯片卡比磁條卡難復制很多,安全系數相對較高。出于安全使用的考慮,銀行也建議市民盡快將手上的磁條卡盡早換成芯片卡。
芯片復合卡將不能刷卡交易
從明年的“五一”開始,我國將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這意味著,市民手中同時擁有芯片和磁條的復合卡,將不能再通過刷磁條進行交易,而必須使用芯片插卡,或者“滴卡”(小額快速支付)。
“那磁條卡是不是不能使用了呢?”央行的消息一出,很多市民都帶著這樣的疑問和擔憂,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根據記者走訪目前市內的多家銀行獲悉,根據人民銀行下發的通知內容,目前對純磁條卡的使用時間沒有規定,暫時也未要求磁條卡更換為IC卡。所以只要沒有新的變化,到了明年五月份磁條卡還是可以刷卡交易的。
“但是從安全角度考慮,我們還是建議把磁條卡更換為IC卡。”招商銀行中山分行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相比起磁條卡,IC芯片卡的安全性高,其信息存儲在智能芯片中,卡內信息難以復制,加上多重的交易認證流程,可以有效保障持卡人銀行賬戶資金安全。
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根據央行之前發布的公告,自去年起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所發行的銀行卡基本都是金融IC卡。此次央行關閉復合卡磁條交易,也是希望進一步推廣芯片卡交易的使用。
同號換卡需花費較長時間
那磁條卡要怎么更換成芯片卡呢?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山市內都遵循“銀聯磁條卡可以更換為銀聯IC卡,銀聯IC卡不能更換為銀聯磁條卡”原則,市民只要到發卡分行同城范圍內申請,便可以實時更換到不同卡號的IC卡。如果市民需要保留原來銀聯磁條卡號,也可以進行申請,但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拿到新卡。
一家商業銀行的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的金融IC卡除具備磁條卡所有功能外,還可以進行小額快速支付。事實上中山很多超市、便利店都開始推廣“閃付”,加上有小額度和每日交易量的限制,小額快速支付的安全性有一定保障。
同時金融IC卡還可以一卡多用,并支持多行業應用功能,可用于社保、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領域。
業內人士揭秘
“刷卡換積分”或被盜卡
銀行卡作為人們生活消費中最普遍的支付方式,其安全問題一直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銀行卡越來越多地與第三方支付、手機應用程序產生關聯,科技在進步的同時,銀行卡盜刷的手段也在發生變化。
在走訪的過程中,不少銀行都向記者反饋,目前磁條卡側錄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通的銀行卡盜刷事件,盜刷者通過改造POS機等手段通過磁條刷卡來復制磁條信息甚至竊取密碼,很多銀行卡遭到盜刷的案例都是通過磁條卡實現的。
“就目前的科技環境而言,磁條卡的技術已經跟不上時代,具有一定的技術‘缺陷’。”據建設銀行中山分行的工作人員透露,只要用戶在某些被動過手腳的卡槽刷過卡,磁條信息就可能被復制。如現在很多非正規金融機構推出的“刷卡換積分”“一分錢送好禮”等活動,就可能通過優惠活動騙取消費者參與刷卡,然后通過改造的pos機盜取信息。
據介紹,復制的偽磁條卡一般有三種,分別是白卡、變造卡和側錄卡。其中白卡是指從卡廠或某些機構流出的空白磁條卡,磁條上沒有信息,犯罪分子可將非法取得的賬號信息壓印其上;變造卡是指過期、遺失或休眠的銀行卡,被不法分子“刷”入新的賬戶資料;側錄卡是指利用電話卡、門卡等磁性材料卡改造而成的金融卡。而這種先獲取磁條信息再制作復制卡的方式,不僅操作簡單,成本較低、技術含量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