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支付參保人員治療、購藥費用的醫保卡,在部分藥店已經堂而皇之地變成了購物卡。除了指定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甚至洗發水、洗衣粉等也能用醫保卡購買。針對這種現象,省政協委員董利忠建議,應統一醫保卡結算設備,對不屬于醫保目錄中的藥品等,自動拒絕使用醫保卡購買。
個別藥店醫保卡“一卡通吃”
醫保卡是我國醫療保險中個人賬戶部分的結算工具,主要是用來支付參保人員治療、購藥費用的。據了解,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醫保卡只能用來購買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中的藥品,而保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均在禁買之列。
然而在個別城市的藥店里,醫保卡卻已堂而皇之地變成了購物卡。在一份名為《加強教育和監管,規范醫保卡使用》的提案中,省政協委員董利忠就提到這種現象。在個別藥店,醫保卡不僅可以購買保健品這類與藥品沾邊的東西,就連洗發水、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也可以購買。
董利忠認為,這種把醫保卡當作購物卡使用的做法,將導致寶貴的醫保基金流失,進而影響醫保改革的平穩運行。
利益驅使導致“醫保”不能“保醫”
董利忠分析,造成醫保卡變成購物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3方面原因。
首先,醫保定點藥店受利益驅使,尋找新的利潤來源。為了方便群眾購藥,許多城市都給予符合條件的零售藥店“醫保資格”。但部分定點藥店將其當成了搖錢樹,于是“藥店超市”應運而生。
同時,有的參保人對醫療卡認識不清,以為醫保卡里的錢就是自己的錢。但這些錢看不見、摸不著,也不能支取,只有換成了實物才“實惠”。導致參保人只顧眼前的小“實惠”,而看不到長遠的大利益。
董利忠還提出,有些城市的醫保網絡結算系統是普通的銀聯pos機,參保人員使用醫保卡在銀聯機上刷卡消費,但POS機只是一種結算系統,并不能體現參保人員在藥店買了什么藥,有的藥店在給顧客的收據上只列出中成藥、西藥、門診費等模糊商品名。這些醫保卡使用及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給藥店違規銷售保健品、日用品提供了可乘之機。
醫保卡結算系統需識別商品名
針對上述問題,董利忠建議,應該統一醫保卡結算設備,升級醫保卡結算系統。在醫保卡結算系統中增加商品名識別功能,對于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中的藥品,結算系統將自動拒絕使用醫保卡購買。從而保障寶貴的醫保基金得到合理使用。
董利忠還建議,要建立一支專業的監管稽查隊伍,由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臨床經驗的衛生專業人員、熟悉醫療機構和藥店運行的財會人員、掌握各種法律知識的執法人員構成。監管人員要加強對定點零售藥店的明察暗訪,并且不定期檢查藥品的進、銷、存情況。
編輯:榮榮
副主編: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