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堅冰至”,《周易》里的這句話,講的就是趨勢。
所謂趨勢,正是要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正如行兵打仗,需要預判對手的行動;世界杯比賽猜球,也需要研判多屆世界杯的比賽結果,以及球隊的現狀;企業也需要預判行業的行情,從而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POS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又在哪里呢?我們可以先聚焦與POS行業息息相關的零售、餐飲等行業。

一、發展環境
從出口來看,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0.9%(人民幣計價),前值增長7.0%;但如果剔除匯率變動因素按照美元計價,11月我國出口同比下降8.7%,前值下降0.3%。出口數據本月超預期走弱,除了去年基數本來就較高的因素外,主要是源于歐美經濟走弱,外需回落的速度遠超預期。
專業人士認為,隨著新冠疫情節奏的切換,受制于東盟產業鏈重構和經濟修復,我國供給份額的增長空間很小,2023年出口或將呈現整體回落的態勢。此外,外需可能在中后期有所回彈,預計明年出口增速可能前低后高。

圖源:東吳證券
從國外市場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美國政府大量增發美元,僅從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的一年的時間里,美聯儲就發放了近5萬億美元。
而美元是全球通用的貨幣,國際貿易大部分都是通過美元結算。美國大肆印鈔,使得通貨膨脹席卷全球。
對于國內來說,全球通貨膨脹,降低了出口產品競爭力,是不利于出口的。
二、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1、零售行業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981億元,比上年下降3.9%。出現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全國社零數據同比下降的情況。如此看來,零售企業表現欠佳,中國消費市場面臨巨大挑戰,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速為3.9%,扣除價格因素,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實際增長10.7%。可以看到,行業逐漸恢復態勢。

圖源:國家統計局
尤其是2022年全國各地出現了疫情反復,部分地區疫情形勢嚴峻,防控措施升級導致的停工停產,對國內經濟造成了很大影響,零售行業也不例外。如2022年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一級私募股權市場投融資交易總額出現雙重下跌,分別下降11.1%和69%。可以說,中國消費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中央政治局會議定下的經濟發展基調,以人工智能(AI)、計算機視覺、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化創新技術,成為了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
2、餐飲行業
據《2022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2021年,全國餐飲收入合計46895億元,增長18.6%;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0434億元,同比增長23.5%。從不同業態來看,正餐業、火鍋業發展穩中向好;茶飲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燒烤業規模增長明顯,且在南方地區迎來快速發展。

可以說,餐飲行業目前發展較為平穩,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煙火氣也愈發濃烈。未來,需要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加強餐飲行業經營者數字化意識和能力建設,進行智能化管理,提升餐飲業數字化運營效率,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新十條”,吹來了回歸正常生活的春風,風起時,看風向!POS行業的風向,到底在哪里呢?
作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前奏”,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于12月6日正式召開,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為明年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此次政治局會議所釋放出來的信號來看,2023年經濟有望在政策帶動下,迎來明顯復蘇,也傳遞出了有關POS行業發展的風向。

逐步與疫情“和解”,2023年,重啟正當時!
一、穩字當頭 重啟經濟
疫情三年以來,國內經濟陷入低迷,企業面臨著入不敷出,甚至倒閉的危險、投資及消費均受明顯沖擊、短期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這些都是疫情背景之下,擺在經濟發展前面的桎梏,因此,2023年重啟經濟,已勢在必行。
中國pos機網小編梳理發現,明年的經濟發展,重點突出一個“穩”字!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此外,不同于7月28日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穩就業、穩物價”,此次會議提出,要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其中“穩增長”位列首位,也就是說,未來的工作首要任務,為穩定經濟增長,而不再是疫情防控。

二、擴大內需 重啟信心
疫情之下,最缺的是什么?是信心!例如遭遇猝不及防的裁員,面臨創業失敗的困境,疫情所帶來的諸多不利因素,最終導致了市場信心的缺失。而想要市場復蘇,扭轉預期,擴大內需則成了當務之急。
本次會議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這意味著,消費和投資,是擴大內需的“必備武器”。
毋庸置疑的,疫情是制約消費和投資的重要因素,擴大內需,則需審時度勢,解綁疫情的限制,疫情防控“新十條”的出爐,針對當前疫情形勢,進行相關政策的優化,正是佐證了這一點。
后期,或將加大消費券的發放,帶動消費,打通國民經濟循環,提振大眾信心;并且,進一步吸引外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使我國市場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提振投資信心。
三、開局之年 重啟新格局
2023年,注定是一個奮進新征程的年份。
此次會議提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圍繞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這表明,穩增長戰鼓已敲響,經濟發展正開啟“重啟模式”!

那么,經濟重啟之后,是否就苦盡甘來了?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為明年的經濟發展定下了基調,疫情防控“新十條”,也帶了生活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曙光。但是,疫情三年多,對于個人生活、各行各業所帶來的“創傷”,是需要時間來修復的,修復期內,大眾仍然會有感染疫情的擔心,投資市場也仍然會處于觀望狀態,各行各業的發展,也得在恢復元氣的基礎上進行。
此后,隨著群體免疫和心理適應,消費經歷報復期——復蘇期,市場逐步實現正常化,經濟發展才能正式迎來活力與生機,最終實現苦盡甘來。
復蘇需要時間,但春天總會來臨,接下來,我們就重點分析,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人工智能(AI)勢不可擋
如果將POS行業比喻成一個人,那么,人工智能(AI),則相當于大腦,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自然有著重要的意義。
尤其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提到了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人工智能(AI)成為了不可阻擋的趨勢,企業更應該注重如AI智能秤、智能終端設備的不斷升級創新,穩中求進。

二、數字經濟擁有巨大潛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提到了“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因此,未來圍繞互聯網發展的相關數字經濟活動,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數字化的浪潮中,POS行業又應如何突出重圍?在滿足多樣消費場景的同時,還應整合豐富的數據,為管理私域流量,實現數字化運營助力。

三、國內國際雙循環是關鍵
疫情形勢嚴峻時,中國POS行業年會上就曾提出過,要注重發展外貿,而現在,隨著疫情形式的轉變,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未來,要擴大內需,并進一步外商投資。POS領域內的企業,就需要國內國際雙循環。
即注重國內市場,提升自身的創新力,避免過度依賴國外市場,同時,保持對外開放,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發展新格局。

1月4日,中國POS機網在深圳登喜路國際大酒店舉辦了第六屆中國POS行業年會。此次年會,商米、易捷通、中科英泰、中商龍飛、科脈、智百威、新國都、天喻、慧為、易聯達等數十家行業龍頭企業老總出席,重點對2023年行業數字化轉型、如何穩住國內市場,拓展國際市場以及直播、代貨等新服務模式,企業如何布置,結了行業現狀,預測發展趨勢,在疫情“放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吹”來今后經濟發展風向之際,進行頭腦風暴,助力行業高質量的發展!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行業內的每個企業肩頭,都是一座大山,第六屆中國POS行業年會所做的,正是把握時代的脈搏,集思廣益,順勢而為,共同卸下肩上的“大山”,謀求發展。
未來風向已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