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無接觸自助取餐結算機,到食堂用餐時不再需要食堂工作人員協助打飯打菜,而是采用自助打餐自助結算的模式,這在不少高中及大中專院校和職工食堂里正逐漸地被普及。自助取餐自助結算讓大家在食堂用餐模式變得自主和自由,運行以來也飽受食堂管理人員和用餐者的喜愛。
以高校為例,可以部署三種形式的餐品識別結算臺,定制芯片餐盤識別菜品后結算、視覺識別餐盤菜品后結算,或是智能稱重結算等,而目前運用最普遍的是定制芯片的餐盤然后放在自助識別結算臺上完成取餐結算,和通過視覺識別餐臺上的攝像頭識別餐盤菜品出價結算兩種。
學生通過個人用餐需要自助完成取餐后,把取好餐的餐盤放在視覺識別自助結算餐臺上,既能快速識別菜品種類和價格,同步通過自助結算餐臺上布置的收銀支付終端,或刷卡、或刷臉或掃碼即可完成用餐支付。整個環節衛生、安全,方便且快捷。

對于常態防疫狀態下來說,這種無人員接觸取餐的操作更加安全,學生不用和食堂打菜阿姨有接觸,不用擔心阿姨當天是心情好還是心情不好,手抖得是否厲害。個人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想吃多少就取多少,用餐結算憑個人取餐種類和數量計算,這樣的模式執行,既大幅度提升了用餐者在食堂的用餐體驗,比如不用強制咽下不喜歡吃或吃不完的菜,對于食堂來說也節約了人力,不用專人打飯打菜,也減少了以往常出現的飯菜傾倒浪費的現象。對于食堂管理人員來說,可以通過對某些供應餐品的消耗情況來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合理優化菜品供應計劃,比如多數學生喜歡吃的菜品食材多準備一些,反之就少準備一些,可以進一步提升食堂的營業額。
日前,在浙紡服職院食堂就上線了自助取餐結算機,通過識別餐品的重量完成結算。博時特發布的自助取餐結算機可以通過視覺識別或定制餐盤自動識別餐品及價格,終端有配置收銀支付系統,識別餐價的同時就可以通過刷臉或掃碼、刷卡等方式自助完成結算,方便且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