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第一賽季結束,人工智能隊整體領先頂尖農人隊。4支來自中國草莓種植強縣的頂尖農人隊伍與4支AI隊伍進行PK,最終AI隊在產量上全面領先,平均超過頂尖農人隊175%以上。

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吃的草莓都有可能是AI種植出來的,而這就是智慧農業的魅力,科技的進步將越來越能夠幫助農業實現智慧化種植,通過衛星影像數據分析各種因素,從而得出更好的播種建議,讓生產更加可控,農民種植更加智慧化。
除了智慧農業,還有這兩年如火如荼的的智慧農貿市場改造,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我們傳統的印象里,菜市場是非常吵鬧、臟亂差的地方,以致于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去菜市場買菜,這也間接推動了很多生鮮超市的誕生,但隨著傳統農貿市場的改造,現在的菜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且有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智慧農貿市場”。

現在的你再進去農貿市場,就會發現每個攤位前,整齊劃一的電子數據顯示屏,清晰的展現每個農產品的質檢信息、商戶信息、商品價格以及供銷信息,還有支持電子支付的智能稱重收銀一體稱,先進的農殘檢測設備,人們不用再擔心去菜市場沒有零錢,只要掃一掃即可付款;也不用擔心,自己買的農產品是不是安全,只要動手掃一掃小票上的二維碼,商品來源信息,一目了然;更也不用擔心,商戶會缺斤少兩,相比以前的電子秤,智能稱重收銀一體稱稱重更精準,而且打印出來的小票,單價以及重量都會有清晰記錄。
在沒有智慧農貿系統之前,商戶對于哪些菜品好賣,哪些菜品利潤比較高,一天的利潤是多少,甚至一年能賺多少錢都不是很清楚,有了智能收銀系統之后,這些都能夠通過數據報表展現出來,并且通過這些數據分析,調整商品品類和數量,從而減少菜品的浪費、增加門店營收。
智慧農貿市場改造不僅提升了菜場的形象,讓更多的人愿意在菜市場采購,而且通過一整套智慧化農貿軟硬件,使得門店經營更加智能化,不管是智慧農業還是智慧菜場,這些改善民生的項目,都在悄悄的改變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更加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