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電商、外賣和物流配送服務發達,很多交易都通過線上支付完成,這點在疫情下表現尤為突出。但實際上,我們將眼光放到整個零售行業來看,線下零售和現在支付仍然占據整個行業的主流地位。
國家統計局2018年數據顯示,我國全年網上電商銷售與服務零售總額為90065億元,占社會總額不到1/4。也就是說,2018年有超過75%的消費是在線下實體店完成的。但就算在線下實體店,很多人也是使用掃碼支付和刷臉支付來付款,不僅限于現金和刷卡支付。
據統計,在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規模已達到9萬億美元。雖然規模龐大,但也有大部分老年人、兒童和農村貧困人口并沒有條件使用掃碼支付等移動支付方式。
線下和線上零售對商家來說也存在一些爭議,例如我們常用的掃碼支付,是屬于線上支付還是線下支付呢?以往使用傳統的收銀pos機,需要固定收單單位和保證專網專線,而現在零售商家使用掃碼支付,只要店家有網絡和綁定銀行卡,基本就能收款。
再者,線下收款和線上收款,所使用的收銀設備費率也會有所不同,如線上掃碼支付,費率可以低至0.2%,而POS機收單費率則一般維持在0.6%左右,讓很多人更愿意偏向使用掃碼支付。
但這樣未加正確監管的收款方式也給收款安全性帶來隱患和混亂。因此,央行在2019年發布了《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明確服務實體商店的二維碼支付屬于線下,服務網絡特約商戶的是線上。

一些店家的收銀臺本就設有一臺餐廳收銀機,但遇到顧客要使用掃碼支付時,就會另外找出一臺帶掃碼支付和刷卡功能的手持POS機來掃碼收款。如果這臺手持POS機的收款沒有連接餐廳收銀機的數據后臺,那么POS機和餐廳收銀機的收單數據就需要另外手動錄入和匯總計算,對經營者來說無疑增加了工作量。
幸好現在許多智能收銀一體機結合了現金收款、多平臺外賣接單、掃碼支付、刷臉支付、智能報表、連鎖管理、移動端查店、進銷存管理、會員管理、優惠促銷設置等功能,可以高效實現線上線下的收單收銀和店鋪管理功能。
智能收銀一體機可以讓店家滿足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拓展更多支付場景,讓更多人的消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