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非常時期,許多公共場所,包括車站、機場、園區除了要進行身份識別,現在還需要進行體溫測量。
2月15日,國務院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商場和超市衛生防護指南的通知,要求商場超市要設置專人對上崗員工和顧客測量體溫,并要求所有顧客都應佩戴口罩。為了安全起見,也有人呼吁,有條件的商場超市要為負責現金收銀的人員配備護目鏡。
商場、超市作為人流最密集的場所,又是人們采購物品必不可少的地方,做好這些場所的人流管控也是防疫防控的關鍵之一。無接觸式的快速測溫設備當然是重要一環,一來是面對大量人流可以實現快速高效的體溫測量,二是這種無接觸的紅外測溫,比起人工手持測溫槍來測,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人工測溫帶來的感染機率。人們只需在測溫設備前進行遠距離測溫(多數是紅外熱成像測溫方式),則可以進行無接觸測溫。如果用人工測溫,在客流量多的時候難以及時測溫,排隊等候測溫時,也會加大感染機率。

市民要測溫才能進入市場
智能測溫身份核驗終端就可支持無接觸體溫測量和多功能身份識別功能。采用紅外熱成像測溫技術和雙目活體檢測功能,人機距離0.7到1米內可測溫,測量精度±3°C,實現非接觸式測溫,安全又高效。這種無接觸方式相信隨著人們衛生意識的提高,也會變得越來越普及。無接觸測溫、無接觸自助收銀、無接觸掃碼支付等方式正廣泛應用于商場超市中。
以自助收銀為例,在疫情發生之前也早已應用在許多連鎖超市里。掃碼購、大屏自助收銀機成為大型超市的標配。筆者前幾天下班打算去超市采購食物,就看到許多人在大屏自助收銀機前掃描商品結賬,人工收銀通道排隊的人反而很少。如果說以前超市自助收銀機是為了提高收銀效率,那么疫情時期使用自助收銀機,就是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自助收銀結算臺,可以支持商品條形碼掃描、刷臉支付、掃碼支付和小票打印,可以支持無接觸快速商品結算和移動支付(包括掃碼支付和刷臉支付)。在未來,無接觸自助測溫和自助收銀助力商場超市經營,為顧客帶來更放心,更高效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