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進入全面復工階段,各大商場餐廳逐漸有了些人氣。吃飯、購物民生所系,防疫工作隨著人氣漸旺,更是馬虎不得。
就餐、取餐、排隊收銀都有“一米線”
此前,上海某小區“北歐式排隊”預約登記買口罩,引發網民紛紛點贊。如今,在滬上一些商場餐廳,“一米線” 的風景線變得更多了。
大食代廣場上海中心店內,只見昔日一排排長桌不見了,顧客在“一人座”的小餐桌邊埋頭吃飯,整個店堂就像考場。店長告訴記者,全面復工之后,他們把就餐區原先的680張桌椅,臨時調整成220個桌椅,保持一桌一椅,相鄰桌子之間間隔1米。另外,考慮到復工以后,客流會比先前增加,他們又調整了門店的出入口動線,入口和出口均為單向,從而避免客人對沖造成污染。

大食代廣場的長桌統統改為一人座,并保持一米間距。
“各位買菜的顧客,排隊請間隔一米……”今天,在世紀聯華中環店內,廣播喇叭正在一遍又一遍播放著提醒“一米線”排隊收銀的錄音。只見不少顧客聽到提示廣播后,不由放慢了腳步。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倡導“一米線”排隊收銀是他們2月9日起開始實施的,相對而言,年紀輕的顧客比較習慣,年紀大的顧客前幾天還不習慣,這幾天“一米線”排隊收銀的老年顧客也越來越多了。

世紀聯華大賣場中環店內,收銀員用塑料雨披充當防護服。
不止有無接觸配送,還有無接觸到店取餐
連日來,外賣、快遞行業的無接觸配送已經十分普遍,隨著全面復工后就餐客人的增加,一些餐廳開始啟動另一項服務——無接觸到店取餐。
在麥當勞四平路餐廳記者看到,取餐點貼上了“餐盤自取處”標識,根據單號訂單與雙號訂單,分開在兩側,一目了然。顧客采用手機APP、餐廳自助點餐機或在柜面點餐后,無論堂食或外帶,服務員都會將制作好的餐點裝入打包袋并封口,放置到取餐處。隨后,顧客就可根據訂單編號自行取餐。

麥當勞推出無接觸到店取餐。
麥當勞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全國3000余家餐廳都已開始實施“無接觸到店取餐”,由此減少點餐、取餐過程中的人際接觸。目前,上海除了少數跟著商場營業時間作調整的外,約230家門店都已經正常營業。

外賣員與顧客保持“一米線”距離。
漢堡王的“無接觸服務計劃”也已經上線。在點餐環節,工作人員會在現場提醒消費者使用手機點餐、大屏自助點餐進行點餐;在取餐環節,配餐員配好餐后,會在餐盤墊紙的右下方,用黑筆標注取餐號,然后把餐品放在靠近消費者的柜臺上,接著后退一步,等候消費者前來取餐。消費者聽到叫號或者看到取餐屏上的號碼,就可以自行前往。
“守門”有新招,還啟用機器人消毒
進商場餐廳要先測量體溫,不戴口罩的顧客要勸退,這一切都是為了守住門,放擴散,記者在采訪中,還看到其他一些守住門的好辦法。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了力保購物安全,浦東第一八佰伴動足了腦筋,商場辦公室的范晨晟告訴記者:“商廈一共六扇門,現在,只保留了三面大門可進出,另外三面大門只出不進,我們稱之為‘三進三出’。”
在南京西路上的靜安嘉里中心,目前所有主要出入口統統由保安人員統一拉門,并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
機器人取代一部分人工,也是上海的商場為了保障安全正在擬定的新舉措。2月11日,在靜安區興業太古匯的商場內,巡邏機器人與清潔機器人正輪番上崗。

興業太古匯用上機器人,參與消毒和巡邏工作。
據悉 ,清潔機器人是興業太古匯原先就有的設備,清潔機器人會根據“植入”的地圖,在商場內來回噴灑消毒藥水。
疫情發生以來,新啟用的巡邏機器人,則負責商場外圍的巡邏任務,并在特殊時期發揮其語言播報功能,提醒往來的消費者能夠佩戴口罩和提示安全注意事項。“用機器人代替一部分人工,在當下可有效減少工作人員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盡可能避免因接觸造成的交叉感染。”興業太古匯公關人員韓星星向記者道。
另據記者獲悉,全面復工以來,對于電梯管理,上海一些商廈、辦公樓宇對客梯的乘客人數也進行了限制。人民廣場上的來福士廣場,規定每客梯每趟最大乘員數為8人;興業太古匯/香港興業中心規定客梯限載6人;會德豐廣場電梯限乘9人;虹橋富力中心不能超過4人;金茂大廈還專門制訂了《金茂大廈實行分時段、分樓層錯峰上班方案》,要求不同樓層的租戶從早上8:30—9:30之間,分四個時間段來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