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8日,一場以“科創4.0:共建全球化新未來”為主題的WIM2019世界創新者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印尼、巴西、日本、以色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位各領域頂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以及國內上百位知名企業領袖人物云集一堂,聚焦2019年世界科技與產業創新的成果,預測2020年最新創新趨勢。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先生,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da Yonath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李明院士,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彬先生等數十位政府領導、院士專家、大企業家、科技創業領袖與投資人嘉賓蒞臨大會并帶來精彩分享。
從電商到新零售:下個亞馬遜、阿里巴巴在哪里?產業互聯網和B2B:是小陽春躁動還是火熱夏天前奏?從Al到AIoT:5G來臨,萬物互聯還需要多久?……在為期三天的大會里,餐道聯合創始人李娜作為重磅嘉賓受邀出席,與國內外創新領袖與全球頂尖智庫一道,圍繞一系列核心議題,把脈當下全球最熱門領域,并討論未來的答案。

在6日下午的“零售新消費創新論壇”圓桌論壇上,李娜與Bits x Bites合伙人Joseph Zhou、食享會聯合創始人劉晨,以及到場的大咖嘉賓,就零售消費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新藍海、新興人群、消費品牌等方面展開了精彩的分享與討論。她表示:“餐飲業和零售業過去經歷了野蠻生長,但隨著消費的整體放緩,接下來企業想跑得更遠需要用數據來驅動發展。”
顛覆為時過早,降本增效才是主旋律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先生代表大會指導單位做開幕致辭時表示,第四次科技革命帶來的科創浪潮方興未艾,企業應清醒地認識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應找準和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傳統產業,加快改造升級,壯大新興產業,實現經濟發展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
而在過去的這兩三年,智慧零售、無界零售的時代變革急流席卷了整個中國的零售業。零售商已經不斷做出轉變,加快布局線下線上融合。所以行業內長期流傳著一種說法: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但李娜認為,餐飲零售業的未來不在于顛覆整個行業,而是靠新技術為局部的業務創新提能增效,助力企業品效合一。

“少談一些顛覆,多談一些創新。餐道選擇做餐飲零售行業的連接器。我們不幫餐飲企業去打破行業,而是通過連接的方式,讓客戶產生很多新的想法,和原來老的工具做融合,讓客戶在整個創新的過程當中快速地前進。”李娜表示。
對于現代餐飲企業來說,數據孤島問題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利用數據資產,可以對決策進行指導,對業務進行調控。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企業所需數據涵蓋的面更加寬廣,企業不僅需要統計門店運營的訂單數據,人員財務數據,材料庫存數據,還需要整理外部信息數據。大量異構數據的產生,也導致野蠻發展的系統越來越不可維護。
針對傳統餐企平臺中系統難以打通、信息孤島等問題,餐道通過全渠道管理SaaS平臺+業務數據雙中臺,與各業務供應商系統快速對接,讓商戶實現智能化運營管理。通過打通消費者分散在微信POS、小程序、APP、門店系統等渠道的線上及線下數據,把全營運業務過程產生的海量數據的進行存儲、計算、產品化包裝,形成統一數據體系。這樣一來企業能夠通過數據中臺快速發現業務價值,提升決策效率,完成數據變革。
深耕行業,打造自身護城河

餐飲新零售行業就像是一座城池,不但有內部縱橫交錯的交通系統,還要有外圍堅固的城墻,以及護城河。餐飲是一個高維度競爭的行業,每個餐飲新零售品牌,都應當分析自己的核心優勢,并不斷結合市場塑造自己的核心壁壘,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深度改造升級餐飲業這個古老城池的工程中,李娜認為,餐道的核心競爭力是其豐富的行業經驗。作為餐飲數字化領域的先行者,在十余年中餐道在外賣及餐飲行業積累了大量的行業經驗,研發團隊也進行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同時,多年的深耕細作讓對客戶的痛點有清晰的意識,已經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勢能。“我們很垂直,做得很深、很扎實,同時我們也提高了自己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讓很多客戶的需求都快速得到了滿足。”
據了解,截至目前餐道服務的國內外連鎖品牌已經超過450個,包括為麥當勞、哈根達斯、漢堡王、棒約翰、吉野家、西貝、老鄉雞、周黑鴨、一點點、真功夫、望湘園、鹿港小鎮等眾多知名連鎖餐飲集團,以及京東便利店、殼牌便利店、城市菜園等新零售企業。
對于零售業的未來,李娜表示,過去依托著整體國家的經濟騰飛,餐飲零售行業經歷了野蠻生長。但是在市場紅利過去之后,如何更好的發展,怎么能夠跑得更遠,這是包括餐道在內的每個餐飲人需要思考的問題。餐道一直致力于通過整合、分析行業數據,讓大家看到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未來餐道愿與行業同仁一起合作共贏,共同探討建立餐飲行業數據標準,為餐飲行業全面數字化鋪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