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化支付領域改革開放,加快支付清算市場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多方面推廣移動支付應用,切實保障支付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支付服務供給效能。
這也從側面驗證了2019年將是移動支付進一步爆發式增長的一年,基于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支付習慣的培養,移動支付市場仍具有發展潛力。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已達到120.3萬億元,同比增速達到104.7%;2018年移動支付交易金額達到277.39萬億元,同比增速達到36.69%。
自掃碼支付出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購物中,我們已經很少使用現金了,而如今移動支付再一次迎來升級,刷臉支付逐漸成為市場的新寵兒。從支付寶在2018年12月推出的刷臉支付產品“蜻蜓”的初次面市,到微信推出的同類刷臉支付產品“青蛙”,再到今年4月份,阿里集團發布了全新一代刷臉支付設備“蜻蜓”2代,移動支付的競爭日益焦灼,刷臉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
據相關數據顯示,支付寶刷臉設備目前已在全國300多個城市落地,零售、餐飲、醫療等大型商業場景中均已開始使用。此外,在物聯網產業中與刷臉支付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催生的研發生產、安裝調試的人員就已經達到50萬,并且規模還在持續擴大。
此外,支付寶方面表示,支付寶自助收銀機和刷臉支付在超市、餐廳、藥店等上線后,有效緩解了高峰時段結賬排隊現象,收銀結算效率提升了50%以上;在大部分門店里消費者選擇這種新方式結賬的超過20%;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原本一個收銀員負責一個結賬通道,現在可以負責2個以上的自助收銀機,一年一臺機器可節省各種成本10萬元以上。
特別是去年支付寶宣布刷臉支付商用開始,刷臉支付已經成為移動支付行業新的重要增長點。2019年,也注定成為刷臉支付加快商用和快速普及的關鍵一年,刷臉支付在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商家和消費者帶來諸多好處。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
1、刷臉支付不再依賴手機等硬件設備,也幫顧客省去了記密碼、輸密碼的麻煩,真正實現了人與錢包或銀行卡的“合二為一”,畢竟手機還會出現沒電、信號差等無法支付的困擾,但自己的臉不會遇到類似問題。
2、與掃描二維碼等移動支付方式相比,“刷臉”支付的使用更為方便,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強,確實解決了一些現有的痛點。
3、盡管如今移動支付已經相當普及,但在線下場景用戶常會遇到不方便掏手機的時候,比如手里拿著很多東西、抱著孩子等等,或者在用戶忘帶手機、手機沒電等情況下,“刷臉”支付能夠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的選擇。
從商家角度來看:
“刷臉”支付降低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消費者支付效率。在經歷了“現金支付→pos機刷卡支付→手機掃碼支付”的變遷后,人們的生活方式及需求正在發生的很大的改變,刷臉支付也正在顛覆傳統的支付模式,引來新一輪的市場風暴。刷臉支付核心靠的就是人工智能中的“人臉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對入店人群進行包括客流量、性別、年齡、表情、偏好等特征在內的準確分析,讓用戶畫像更加清晰明確,從而優化商品配置提高轉化率,哪怕門店遇到商品失竊的突發事件,通過對所獲數據的分析,也可以將不良客戶拉入“黑名單”或是降低其信用水平。
此外,“人臉識別”獲得的用戶偏好還能反哺線上,將所得數據通過線上反饋給廠商,助力于廠商更全面地了解消費者需求,進而精準地研發產品,設計營銷策略,這些都是很好實現新零售“打通線上線下”內在要求的不錯方式,AI刷臉支付也不僅是支付方式的革新,而是線上與線下融合形成的閉環。小程序與AI刷臉的組合,兩者結合,可以搶占市場的先機,而這些對商戶和消費者來說也更具吸引力。
新一輪風口該如何抓住機遇?
不可否認,刷臉必然是未來的大趨勢,人臉識別的普及,遲早會到來。在這波對線下的改造升級中,誰能切中要害找到體驗升級的秘訣,誰就能找到未來打通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鍵鑰匙!當商業的發展賦予人臉識別使命、當消費者逐漸認可刷臉的習慣,能賺到首紅利的是那些主動擁抱變化的創業者們!
刷臉支付的出現對消費者來說更利好的一個場景是就算手機沒電,或者沒帶手機同樣也可以完成支付,一張臉就能走遍神州!對于商家而言,刷臉支付同樣也是一個福音,比如得益于其快捷性,可以有效緩解高峰時段排隊結賬的現象,提高支付效率,也大大節省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