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34杯咖啡,人工需要兩分半,AI收銀員只需要49秒。”這一幕就發(fā)生在今年5月的云棲大會。阿里云首次推出的AI收銀員,實現(xiàn)自然的人機交互點餐體驗。
測試人員分別在AI收銀員和資深咖啡師作點單操作對比,以每秒5個字的語速點單,點單環(huán)節(jié)包含了修改、刪除、加單等多輪對話。AI收銀員對每一次對話都作出了精準相應,而資深咖啡師面對復雜的點單指令,中途放棄了,“太快了,記不下來”。

AI智能收銀員會取代人工嗎?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應用到商業(yè)領域的產品越來越多。而在餐飲零售行業(yè),經營店家共同的痛點就是人力成本太高,大型商超、便利店和社區(qū)小士多都需要收銀員去應對客戶結賬需求。無人店、無人智能貨柜等零售智能硬件就因此應運而生,彌補了人力的短板,對于工作內容簡單重復,甚至是需要24小時工作的崗位,人工智能硬件取代人工將會是未來趨勢。

天波TPS738智能貨柜,減少人力收銀成本
不過,在智能收銀5.0時代,AI收銀員的功能雖然強大,但目前還不足以對人工收銀形成沖擊。一是考慮到它的開發(fā)成本高昂,暫時無法量產,二是客戶體驗。像一些餐廳會推出會送菜會炒菜的機器人服務員,但充其量只是滿足了人們好奇心。人工收銀員給客人推薦菜單、簡單的微笑問候,這些都是提升顧客消費體驗的服務,加上智能收銀機也能收集客戶的喜好大數據作出智能推薦,更了解用戶需求。例如天波智能收銀機TPS612,能支持移動支付等多元化支付方式外,還支持人臉識別與數據報表管理,人機交互更深入,也更了解店鋪經營狀況和客戶消費情況。
從目前的實際應用來說,人工收銀員+智能收銀機,可能是顧客最優(yōu)的消費收銀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