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刷卡費之爭硝煙再起。
與2004年深圳商家“集體罷刷”事件不同的是,本次刷卡費之爭的主角由特約商戶和發卡行轉向了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
本報記者獲悉,根據最新的三方約定,從2008年7月1日起,深圳商戶使用pos機的所有收單業務全部由深圳銀聯承擔,商業銀行將從此退出深圳收單市場。而與此對應,從2009年1月1日起,17家發卡行將不再向深圳銀聯繳納POS機 (刷卡機)月租費。
月租費之爭?
挑起爭端的似乎是商戶POS機月租費的問題。
根據現行的做法,深圳銀聯每鋪出去一臺POS機,每家發卡行就得向其每月繳納12元的月租費,以深圳目前現有的2.7萬臺POS機計算,僅月租費一項,深圳銀聯年收入就達6609萬元。
“深圳有2.7萬臺POS機,無論這些POS機是否有刷卡量,每臺我們都要固定繳納12元的月租費,17家發卡行就是204元。這樣算下來,我們的費用是很高的。”深圳發展銀行信用卡中心的一位人士抱怨說。
POS機月租費是否合理,銀聯和發卡行各執一辭。
深圳銀聯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POS機每臺購置成本最差的都要2500元,稍好點的就要5000元,再加上安裝和后期的維護費用,每家發卡行每月12元的月租費其實并不高。”
“由于POS機月租費與刷卡量無關,在實際操作中,銀聯的客戶代表經常會在一些既無刷卡量又無刷卡消費習慣的商戶那里安裝POS機,反正裝出去一臺就能向發卡行收費。如果月租費不取消的話,這種道德風險不足以防范。況且,目前全國僅有深圳等少數地區保留月租費。”招商銀行(35.01,1.53,4.57%,吧)零售業務部一位人士坦言。
記者獲悉,2007年銀聯POS機在深圳地區增加了25%以上。發卡行的意見也越來越大。
收單市場的談判
記者了解到,在所謂的月租費爭端背后是深圳銀聯和商業銀行對收單市場的競爭。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的統計,2007年深圳市銀行卡刷卡交易額達到1200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6%。消費者每刷一筆費用,深圳地區的商戶就要繳納1%的使用費。在這筆費用中,發卡行占70%、收單行收取20%,而信用卡組織中國銀聯收取10%。由于發卡和卡組織的角色是相對固定的,因此,利益的爭奪就集中在收單業務上。
2008年3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支行和中國銀監會深圳監管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清理間聯POS機具的通知》,要求各發卡行6月份之前必須完成間聯機的清理工作,對未完成清理工作的發卡行將予以懲罰。
所謂間聯POS機,是指發卡行通過自己的后臺系統完成刷卡,隨后再把刷卡信息傳遞到銀聯。由于這種POS機是發卡行自己安裝的,因此沒有必要向銀聯繳納月租費。而消費者在此類POS機上刷卡商戶所繳納的收單費用也是由布放POS機的商業銀行收取。
據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5.25,0.16,3.14%,吧)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介紹,全球范圍的銀行卡收單業務大多由商業銀行和專業收單公司來進行。銀聯作為銀行卡組織從事收單業務既是憑借行政壟斷方式與商業銀行爭利,也破壞了銀行卡產業的正常生態。
由于現有商業銀行布放的POS機都是間聯銀聯網絡,所以取消間聯POS無疑是要將商業銀行趕出收單市場。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或許是國內第一個地方監管機構明文禁止商業銀行從事收單業務的監管條文。而在此前,江蘇、上海、湖北、廈門、山東等地的人民銀行也曾發布了類似的“行政命令”,以“取消一柜多機”為名要求或“建議”商業銀行全部采用銀聯的直聯模式。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銀聯不僅搶走了我們的收單市場,而且還要我們為他們拓展市場繳納月租費,這不公平。”
《關于清理間聯POS機具的通知》的出臺刺激了商業銀行要求取消銀聯POS機月租費的決心。在感覺政策天平已傾向銀聯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無奈只好尋求行業協會的幫助。
經過深圳國內銀行同業公會多次協調,前不久,深圳銀聯和17家發卡行代表終于一起坐到了談判桌前。
根據三方簽訂的公約,從2009年1月1日起,17家發卡行將停止向深圳銀聯繳納POS機月租費。而從2008年7月1日起,原本由特約商戶開戶行擔任的收單行則改由深圳銀聯擔任。
對此,深圳銀聯的負責人表示,“按照我們最初的想法,在保留月租費的同時,還要爭取收單行的地位,但鑒于商業銀行的意見,我們最終還是做了妥協。算下來,我們比預期的收入要少。”
“我們每年的收入除發放深圳分公司及子公司100多位員工的薪酬外,大部分都要上交給銀聯總公司用于海外業務的拓展。POS機月租費的取消使我們少了一份非常穩定的資金來源。”該負責人說。
隱憂與紛爭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7年底全國118萬臺POS機中商業銀行擁有不到59萬臺。銀聯在收單市場上的份額第一次超過商業銀行。
業內人士還指出,目前銀聯的大規模擴張的直聯POS機也存在隱患。
“首先,與商業銀行不同,銀聯布放直聯POS機缺乏對商戶的審核。對商業銀行而言,布放一個POS機,對商戶的真實性和現金流都會進行考核,符合一定標準才會布放,而銀聯布放直聯POS機在此方面要薄弱一些。2007年以來上海、天津等一些地區都曾出現的利用直聯POS機違規套現的案件。除此以外,商業銀行還會對商戶進行培訓,教育他們如何識別非法持卡人,而銀聯在這方面工作則相對薄弱。”該人士稱。
而記者就此事聯系到銀監會深圳監管局,其辦公室主任劉中表示,“發卡行與銀聯的紛爭由來已久,因為太敏感,孰是孰非不便于評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曹紅輝曾撰文指出,銀聯維護其行政壟斷地位,違反了市場的公平原則,損害其他主體的利益。它利用行政支持,強化對市場準入的限制,通過行政壟斷謀求壟斷優勢,運用不透明的方式掩飾其成本與管理缺陷。這種模式不僅削弱了銀行支付體系的競爭力,限制了對支付服務體系的投入,而且迫使全社會維持較高的交易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