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業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從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出現的“交子”到1985年我國的第一張銀行卡(1985年3月,由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的“中銀卡”),再從1986年我國第一張信用卡(1986年6月,中國銀行發行的“長城卡”成為我國國內發行的第一張信用卡)到1996年第一家網上銀行(1996年,中國銀行率先建立網上一行服務),直到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支付行業一直圍繞著“卡”發展變化,或者說是圍繞著交易的便捷性發展。可以說這一階段是支付行業的“物理”進化史。
跨越千年,支付迎來了“電子化”時代
伴隨著技術上的突破和革新,互聯網技術大量應用到商業領域,全球電子商務悄然崛起。1996年電子商務在美國崛起的時刻,正直我國“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的蓬勃發展期。這一時期是我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期,我們的第一批互聯網用戶也誕生了。這為后期我國的支付行業的電子化路子奠定了一定的市場基礎。
2003年10月,支付寶正式推出。這一年支付寶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開啟了我們支付電子化的新篇章。
經過十年時間的發展,以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子商務巨頭在商業領域的全面發展,電子支付“飛入尋常百姓家”。
諸侯爭霸,掃碼支付催生新的商業價值
如果說傳統的支付方式中商戶和消費者是“一夜情”關系的話,掃碼支付的“持續發生關系”的能力就是商戶夢中不變的“情人”。
一、緊跟潮流,迎接消費者“嗜好”
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掃碼支付應該是當下所有線下實體門店的標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喜歡支持手機支付的門店去消費,而那些還未實現手機支付方式的門店逐漸的被消費者所冷漠。
根據市場數據,國內80、90后消費者群體日常消費中使用信用卡消費的比重已達到60%。用戶側的消費趨勢早已被有遠見的企業老板所察覺,而信用卡消費已經是眾多消費者的首要選擇。這是用戶側倒閉商戶側的消費趨勢,更多的老板更喜歡迎合消費者支付習慣的手機支付嗜好,為其生意的增長貢獻了不小客流量。
二、留著老顧客,深度用戶營銷管理
掃碼支付的“再生”能力是從用戶側開始的,傳統的支付以技術上很難留著老顧客的任何有價值信息的,而掃碼支付再支付這一過程中可以讓用戶成為企業的粉絲,通過運營可以將粉絲有效轉化為企業會員用戶。
在粉絲經濟時代,得用戶者得天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粉絲營銷的商業價值。與其花更多的營銷費用吸引新客戶,還不如通過一個簡單的動作留著每一個老顧客。據研究表明,一般企業80%的生意來源于老客戶。從中可以看出企業的口碑和品牌價值在整個商業變現過程中占據的重要作用。
從國內頂尖的兩家互聯網來看,騰訊和阿里巴巴在整個商業布局中,線下和線上都有其重要的平臺。從微信公眾號誕生起,移動互聯網時代分散的粉絲經濟開始朝著社群經濟發展。再多的粉絲不進行有效的運營和管理都會流失。也就是一家再牛逼的企業,不對存量客戶進行管理,生意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都將面臨消費者側的流量瓶頸。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求個性化,時尚化、定制化的消費需求,如何獲取用戶側最具前瞻性的消費嗜好。傳統的市場調查已經無法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市場分析。因此,用戶管理的就是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最有效和最直接的互動方式,當我們無法得知用戶的想法時。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我們問他們,而是讓消費者告訴你他們想要的東西是什么。這個時候,企業需要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微信公眾號的平臺能力正是解決這一需求的最佳選擇。
三、自發性,更高效、更精準的社交化傳播
掃碼支付的社交化鏈接能力是傳統媒體傳播所缺乏的。支付及會員,微信支付可以將用戶轉化為粉絲的同時,可以第一時間精準有效的把企業最想傳播給消費者的信息和產品讓消費者第一時間看到。
目前,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實現消費完就是福利的二次營銷能力。從消費到買單,消費者始終跟用戶產生著關系,更多精明的運營者將花錢買吆喝的方式轉變成讓利給消費者方式。讓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少了一個中間的廣告環節,直接過渡到消費和領取二次消費的權利。 企業掃碼支付這一環節就應該開始思考,為成為粉絲的顧客怎么讓他們自發性的主動傳播企業的產品或者為企業做品牌的宣傳。
誰為企業代言?企業最好的形象代言人就是消費者。在社交網絡時代,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分享。很多消費者再消費之前往往把曬照當做是一種樂趣,這就給企業帶來全新的營銷思路。掃碼支付可以粉絲進行歸納,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了無限可能的傳播者——粉絲。
粉絲的傳播效應既有著裂變式的快速速度,又有著蝴蝶傳播式的持續影響。從引導到精準觸達到高效的社交化傳播,企業只需要用好掃碼支付這一入口,掃碼支付的價值將會讓企業在粉絲經濟時代左右逢源。
移動支付為什么受商戶和消費者追捧?
商戶追求體驗感、不論是官方活動、吸粉功能、支付體驗都是非常吸引商家和消費者的;
a、支付方式多樣化:可以讓消費者掃二維碼、可以PC安裝收銀臺,用掃碼槍掃消費者一維碼、也可以手機安裝APP,用APP收款;
b、收款三秒完成:體驗感更好,可以打印小票;
c、支持微信和支付寶綁定信用卡支付;數據顯示:用移動支付的多為80后、90后、00后;這類消費群體基本都使用信用卡;
d、賬目實時查詢:舉例:有五家連鎖店,如果只貼老板二維碼收款,這樣消費者錢有沒有付成功,需要問老板,而老板不可能同時在五個店;而服務商做的這類支付,可以通過PC收銀軟件或APP清楚的看到支付狀態是:支付成功、支付失敗、未支付;
e、財務對賬方便:舉例:有五家連鎖店,如果只貼老板二維碼收款,晚上清賬的時候,根據就分不清哪個店收了多少錢,要一筆筆對賬,大量的增加了人力管理成本;而服務商開發的后臺,點一下查詢就可以查出五家店分別收了多少錢,財務對賬方便;
f、退款方便:舉例:酒店收款1000,次日退壓金500,收銀員找到訂單小款或支付訂單,掃碼退款即可,三秒搞定;
g、參加官方活動: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推出活動時,服務商可以選擇符合要求的商家參加官司方的活動,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出錢幫商家做活動;
h:營銷工具: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后臺,都可以設置隨機立減、滿立減、滿就送等商家自主活動,商家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做自己的活動;
i:粉絲互動:服務商可以幫商家設置微信支付完成后即可關注商家服務號,吸粉快捷方便;舉例:一個服裝連鎖店,每天吸進100粉絲,一個月就有3000粉絲;這些粉絲都是最精準的客戶,商家每個月可以推送四條消息讓所有的粉絲都看見自己店鋪的產品上新、折扣活動、產品介紹;這樣可以通過服務號教育粉絲(通過軟文讓粉絲知道自己買的服裝是用什么面料、什么設計師做的等)、粉絲互動(定期可以做一些線下粉絲活動);比起原來貼海報做這樣幾乎沒有曝光率的活動,效果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