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歲末年關,你的錢包還安全嗎?日前,江蘇宿遷等地警方破獲了多起新型盜刷銀行卡案件,不法分子通過改裝POS機來竊取卡號和密碼,再復制卡片實行盜刷。
面對不斷翻新的盜刷手法,你我該如何應對?平日又應從哪幾方面入手加強預防?
小編認為,雖然盜刷的套路很多,但其最終目的是竊取你的銀行卡卡號和密碼,只有這兩樣都具備了才有可能支取資金。
前不久破獲的多起POS機盜刷案件就屬于線下竊取的一種。具體來看,不法分子利用其在飯店打工的便利條件,趁人不備將pos機偷出來進行改裝,在其中嵌入讀卡器,此后在這臺POS機上刷卡消費的銀行卡卡號、密碼等信息都被讀卡器儲存,不法分子再憑借上述信息復制相應的偽卡,支取資金。
除了POS機盜刷,一些不法分子還將讀卡器安裝在自助銀行進門的刷卡器上。當受害人刷卡后,卡上磁條內的賬號信息隨即被獲取,然后不法分子通過安裝小型攝像機或佯裝等待取款的市民,用偷窺的方式取得受害人的賬號密碼,再對銀行卡進行克隆從而達到犯罪目的。
因此,小編提醒大家,盡量將銀行卡升級為芯片卡,不要再使用舊有的磁條卡,芯片卡被復制的難度較大,安全性更高。此外,一旦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丟失,要在第一時間聯系發卡行否認你的交易并凍結卡片,同時盡快向警方報案,配合公安機關和銀行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將損失降到最小。
相較于線下竊取,線上網絡竊取的手段更為繁多。常見的是假借退款、提升額度、訂單確認等名義制作假網頁,要求你重新輸入卡號及驗證碼,從而騙取你的手機動態驗證碼,竊取資金。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多位業內人士向小編表示,卡號、有效期、卡片背面安全碼和銀行發送的動態驗證碼是支付的安全驗證要素,絕不可向他人透露或在可疑網站上填寫。
值得注意的是,比你我主動泄露信息更難預防的是“被動泄露隱患”。為此,我們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在更改手機號碼時,一定要記得解除銀行卡綁定,同時變更網銀、手機銀行、短信通知等銀行業務號碼。
第二,在使用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時,要做到不明來歷的軟件不裝,不明來歷的網址不點,不明來歷的二維碼不掃,陌生的wifi熱點不連。最好給移動設備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查殺系統。
實際上,銀行卡盜刷得以實現的根本原因是個人信息泄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還需特別注意信息保護。具體來看可從三方面著手加以預防。
一是妥善保管交易憑條。消費后最好能將簽購單至少保留到下個月對賬單寄來,核對后再銷毀。此外,不要隨便丟棄POS機打印出的交易憑條,特別是有些簽購單把卡號全部顯露,更要注意避免泄露銀行卡卡號和有效期等關鍵信息。
二是隨著網購飛速發展,尤其是海外代購興起,不少電商平臺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復印件的照片用以海關核對。對此,消費者提交身份證復印件時切記要標注“復印件”字樣,最好標寫“本復印件僅用于辦理XXX使用,再復印無效”,復印件不可隨意丟棄。
三是妥善處理快遞包裝上的物流單、車票、機票等。在丟棄前,應將上面的個人關鍵信息加以遮蓋,或者將單票粉碎后再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