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3914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率為26.39%。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迅猛增長的背后,是整個移動支付生態的加速普及,究竟2016年的移動支付趨勢如何呢?

圖表 2014-2015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
一、移動支付挺進鄉鎮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和功能升級,以及4G網絡在中國各地區全方位的普及,我國超7.3億城鎮人口和超6.3億農村人口將陸續享受到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類似其他行業的發展趨勢,移動支付行業也勢必會在呈現出從一二三四線城市逐漸輻射到鄉鎮村的過程。
現在主流的移動支付參與者已經將渠道下沉列為未來主要的展業方向之一,預計未來移動支付行業在我國小城鎮和鄉村地區的滲透率將會更快速的增長。
二、移動支付場景增多
掃碼支付將比NFC更早在線下市場蔓延。而蘋果、三星等通訊設備制造商也會在明年先后進入中國移動支付領域,NFC近場支付也將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間。有理由預期,不遠的未來,移動支付將逐步發展成可以替代銀行卡、現金的支付工具。
三、移動支付小額高頻化
2015年春節,“搶紅包”不僅登陸了直播7億收視率的央視春晚,還成為了春晚觀眾互動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標志著“搶紅包”背后的移動支付完成了量的積累,正式升級成了一個全民參與的社會現象。
通過搶紅包眾多用戶“初識”和“初試”了移動支付,而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平臺再趁熱打鐵地開展培養小額高頻消費習慣的營銷活動時,就能真正將這部分用戶培養成有效用戶。
四、平臺開放成趨勢
通信運營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企業、智能POS運營服務商將聯合產業鏈其他成員,共同打造并維護一個開放的支付生態系統。移動支付的開放,意味著新的商業模式將會不斷涌現,更多的力量會注入移動支付市場。
五、支付標準統一趨勢
統一技術標準能夠為移動支付的發展奠定物理基礎,有利于營造產業鏈開放、合作局面,推動我國移動支付發展進程,促進業務拓展、產品創新和國際接軌。反之,若是缺乏統一的標準,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移動支付市場比較混亂,支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無從保障。
2015年中國銀聯首次成為國際芯片卡及支付技術標準組織EMVCo的輪值主席,必將積極參與EMV標準的共同開發與實施,使國內芯片卡和移動支付的技術規范與國際標準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