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pos機發放、監管過程中的漏洞,專業人士提出五點預防建議:
一是嚴格規范POS機設立程序。銀行在為特約商戶辦理、開通POS機業務前,應請求工商、稅務部門對申請人的設立情況、經營狀況和納稅情況出具證明材料,發展信譽良好的商戶為特約商戶。工商、稅務部門應加強對商戶的審核和經營情況的監督、管理,發現無經營活動的“皮包公司”,及時取消其經營資格。
二是建立信用卡發放的約束機制。以往發卡銀行疏于對信用卡申領人資信能力的實質審查,在發卡業務中個別銀行對集團采取批量開卡,不對客戶個人做任何開卡確認要求,部分銀行對同一持卡人反復辦卡缺乏約束機制,不限制辦卡數量,造成持卡人“信用缺失”。因此,發卡行在信用卡核發環節,應加強對申領人工作單位、財產、收入等資信能力的審查。
三是加大對特約商戶和POS機的監管力度。商戶開通POS機業務后,銀行對可疑交易信息要嚴格監控,早發現、早識別、早預警,必要時可采用先行拒付的非常規手段;定期調查每家特約商戶的實際經營狀況,及時將確認套現的特約商戶列入黑名單;對商戶的單筆刷卡數額、POS機交易總額設定交易警戒線,一旦觸發警戒線立即重點監控。同時,將特約商戶的POS機交易總量與納稅情況進行匹配性分析,如果POS機交易總量與納稅情況嚴重不符,立即重點監控核查。
四是建立有效防控信用卡風險的合作平臺:建立信息定期通報制度、信用卡風險評估機制和定期聯絡制度。銀聯及時梳理商業銀行報送的惡意透支、疑似套現等有關信用卡的舉報資料,并移送公安部門,建立起銀行機構與公安機關的溝通協調渠道;工商、稅務加強對商戶經營情況和稅收情況的監管,及時向銀聯、司法機關通報信息。工商、稅務、銀行與司法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及時掌握各類信用卡犯罪案件的最新動態,形成預防和打擊的合力。
五是加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在媒體上開設普法專欄,宣傳金融領域法律法規,并結合信用卡套現和詐騙犯罪等典型案例,以案釋法,努力營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