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今天,市場經濟逐步位移到完全競爭階段,尤其是在中國這一世界制造工廠,在生產成本劇增的同時,大量的產品卻正面臨著過剩的危機。與此同時,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交互變革,往日的信息壁壘轟然被打破,消費者不僅擁有知情權,更有信息發布權和交流渠道,消費者的春天正式開始。當前,企業爭先恐后強調以人為本,向取悅消費者為核心的服務理念轉型,業內專家指出,在理念和模式轉型激流下,品牌授權將為傳統企業突圍提供新的捷徑。
現代營銷方式繁瑣龐雜 品牌授權成制勝新利器
眾多周知,品牌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強大的品牌擁有清晰的可識別性和高度的情感粘性,可以刺激并促進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需求。品牌授權憑借創新的設計、推廣方案及專業的管理體系,打造出眾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例如,米老鼠、托馬斯與朋友、小黃鴨、阿貍等及其衍生品已為家喻戶曉。作為21世紀最有力的市場推廣和附加值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品牌授權衍品的觸角已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和領域,并通過豐富多彩的方式加以應用。
在今年10月上海第四屆中國品牌授權高峰論壇上,國際授權業協會主席Charles Riotto透露,2013年全球授權市場市值已高達1951億美元。美泰消費品團隊亞洲高級總監劉燕虹也給予肯定的答案,2014年美泰的出版品、鞋襪、配飾、授權玩具以及美容護理等關鍵品類,在中國這一成長型市場取得了強勁增長;而蒙牛聯合大眼萌推出香蕉奶飲品的顛覆式營銷案例,也已迅速成為眾商家競相追捧的課程之一,品牌授權作為現代終端營銷利器的作用和收益,越來越得到中國內銷企業的認可與追捧。
文化部等各部委全方位支持 協同動漫授權全產業鏈發展
我國大陸地區品牌授權產業起步較晚,2008年北京奧運會授權使得我國企業開始認識、了解并接受了這一新式商業模式,伴隨著全球經濟重點的東移,中國內地,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授權業蓬勃發展。在市場興起的同時,我國政府也在加速扶持動漫及授權產業的發展,2009年,文化部提出大動漫觀和全產業鏈的思路,《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要大力發展動漫等重點文化產業,并通過平臺建設、項目融資、稅收優惠、市場推廣、產權保護、人才培養等多舉措組合聯動,高效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處長宋奇慧在上述高峰論壇表示,當前,我國動漫在數量上有很大的進步,在質量上也有很大的提高,已經成為一種表達方式、生活方式或者是溝通的方式。宋處長透露,11月底,文化部將第三次委托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在寧波舉行國家動漫產業高級研修班(授權方向),培養品牌授權高端人才,為授權方與被授權方提供一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明年還要繼續設施動漫品牌保護建設和計劃,引導動漫和相關產業的深入融合和創新突破。
傳統企業、同質化產品借力品牌授權 終端市場突圍指日可待
今年10月14-16日,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2014年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覽會,統計數據顯示,參與展示的品牌形象超過650個,而被授權商覆蓋玩具、嬰童用品、圖書出版、服裝鞋帽及食品等知名企業,而電子類、游戲類企業同比增長率達到97%。專家分析指出,這從正證實了中國企業的覺醒,傳統企業、傳統產品在傳統的營銷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如果不做品牌,缺乏知名度,企業根本就無法生存,要推品牌,就要投入巨大的廣告費用,且效果難以保證,而品牌授權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困擾。
當前,中國的品牌授權市場呈現出增長速度的趨勢,而且潛力無限,這為當前計劃進入的企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會。先知先覺的生產商在充分認識到樹立品牌的重要性和品牌建設的艱巨程度后,已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品牌授權這一新的經營領域,借用成熟的品牌授權機制、獲得知名品牌的授權,以更少的價格借助品牌的力量快速進入市場,同時分享品牌背后的眾多用戶。目前,各行各業均有企業,如周大福、清風、蒙牛、阿芙精油、佐丹奴等,搶先涌入品牌授權合作矩陣,在產業分工中將自身制造優勢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