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除支付寶、財付通等to C 的第三方支付外,還有一類支付公司,它們并不直接為消費者使用,但是消費者在商場、航空、餐飲等場景消費刷卡時經常會使用到它們的POS機,這就是針對企業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如快錢、易寶、匯付天下等。
它們與銀聯合作,為線下商戶提供收單等服務。由余額寶而起的互聯網金融熱潮在去年風靡神州,第三方支付以其多年的行業深耕以及與資金流天然的關系,在這股熱潮中“近水樓臺先得月”。
作為國內首批獲得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快錢在喧囂的互聯網金融熱潮中始終保持著沉默。日前,快錢相關負責人在小型媒體活動上接受了采訪,披露了快錢去年階段性發展成果和2014年發展方向。
練內功,加強風險控制
“我們去年在風險控制上下了大力氣”,快錢高管透露,“因為我們判斷支付再往下發展有幾個趨勢會非常明顯”,首先是互聯網滲透的趨勢和手機滲透的趨勢,尤其是手機滲透趨勢會非常明顯,第二是信用卡的消費行為已經成為相對主流,而快錢交易量里面信用卡占到大部分。據介紹,快錢與國內多家航空公司均有合作,在機票購買這塊也是快錢風控體系中的重要環節。
在談到風險控制和支付效率關系時,快錢提到“這兩個永遠都是一對矛盾體”,風控安全和效率是一個需要平衡的過程,風控越嚴格,支付成功率就會降低,這樣就會影響商戶的收入。其實,網銀剛推出時就是支付體驗和安全性的妥協產品,需要好幾步才能完成支付,提高了賬戶安全性,但是卻損害了用戶體驗。
據介紹,去年快錢苦練內功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做好風險控制,“風險控制全部是基于數據和行為的分析上,必須要大量建模,也就是大數據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用戶體驗的逐步優化,防止大量風險事故的爆發”。
快錢2014大動作
在支付體系中,風控作為最基礎的一環,保證著用戶賬戶資金安全運轉。在夯實了風控基礎設施之后,快錢高管表示,今年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移動支付、跨境支付、金融業務等方面。
據了解,日前,快錢方面推出了藍牙POS,首次在移動收單設備上應用藍牙技術并集成小票打印功能,這也為支持獨立商戶的移動戰略發展加速。而快錢作為國內最先推出刷頭設備的公司,今年會在移動支付上進行一些列布局,“之后還會有基于的O2O的移動支付產品推出”。
在跨境支付上,快錢在去年成為外匯管理局首批獲得跨境支付試點資格的企業之一。其實早在2011年,快錢與VISA、MasterCard、AmericanExpress、JCB等國際卡支付,覆蓋全球四大國際卡組織信用卡15億張。今年2月19日,快錢成為獲得上海自貿區啟動跨境人民幣支付試點的5家企業之一。與之前的外匯支付相比,人民幣支付可以省去換匯的麻煩,收付的都是人民幣,而且不受換匯額度限制,對“海淘”用戶具有吸引力。
“我們的供應鏈上積累了大量中小企業,而這些企業很難在銀行中貸款,我們會幫助這些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因為快錢掌握了企業大量的交易信息,為企業融資做參考”,這是快錢金融業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快錢從去年就開始去儲備力量尋求機會。